甘為人梯 夯實醫學之基
1977年12月30日,夏穗生刻骨銘心。
那天,他為一位肝癌晚期的女患者成功施行了肝移植手術。
不久后,又為一位男性患者開展了肝移植手術,患者存活了264天,創下了當時國內肝移植存活時間最長的紀錄。
從實驗室到人體,器官移植實現了令人振奮的跨越。中國人體器官移植事業從無到有,就此起步。
1978年,夏穗生在《中華外科雜志》發表《130例狗原位肝移植動物實驗和臨床應用》,并在第九屆全國外科學術大會上報告,整個外科學界為之振奮,并由此掀起了我國第一次器官移植的浪潮。
▲130例狗原位肝移植論文
其后,夏穗生將視野投射到其他各種器官移植上,并不斷創下新紀錄:1984年,成功進行我國首例胰腺移植;1989年,在國內率先開展親屬活體脾移植;1995年,成功實施亞洲首例腹部多器官移植……
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里,在夏穗生帶領下,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開展了包括肝、腎、胰腺、甲狀旁腺、胸腺等多種器官的移植。
正當醫學界為夏穗生屢創移植紀錄而驚嘆時,他卻悄然“轉身”,轉而培養器官移植事業“接班人”。
“要讓中國器官移植的事業發展壯大,關鍵是人才。”“讓年輕人站在前臺,我的任務是搬梯子。”這是夏穗生常說的話。他對學生們的學術要求,是國內暫無人研究的課題和國際最先進的課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立起中國醫學的脊梁。”劉樂欣、姜洪池等一大批國內器官移植中堅出自夏穗生門下。
2011年,夏穗生凝聚自己畢生科研和臨床經驗,主編《中華器官移植醫學》專著出版。我國著名器官移植專家、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教授在書序中評價:“夏穗生教授是我國器官移植事業的開創者,他從醫70年的奮斗史也是我國器官移植事業發展的生動寫照。作為我國器官移植的奠基者,他鞠躬盡瘁,參與、推動和見證了我國器官移植發展至今的全過程。”
▲夏穗生編著
如今,器官移植的“中國模式”已成世界醫學楷模,但器官短缺依然是一個難題。2013年,夏穗生登記成為一名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要別人捐獻遺體器官,自己不做出榜樣,只講空話,不做實事,不行。”夏穗生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器官移植獲得新生,我國可以為世界器官移植事業提供更多的中國方案。
哀悼大師!
責任編輯:陳錦娜
- 19歲女孩去世父母將她器官捐出 愛心之舉能救四個人2018-07-12
- 人體哪些部位已經可以器官移植?大腦移植可行嗎?2017-03-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高三學霸同時被5所世界名校錄取怎么回事?雷2019-12-28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舞劇《海的一半》泉州演出直擊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