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高郵市清理違規土地廟工作取得新進展。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4月9日刊文《沒了煙霧繚繞 多了滿目新綠》介紹,通過與宗教民俗專家座談和廣泛開展宣傳引導,高郵制定了詳細的整治拆除方案,僅用26天的時間,就將全市5911座違規土地廟全部拆除。
據澎湃新聞4月16日消息,報道援引高郵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建奇的說法稱,“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守正創新,這是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職責。土地廟濫建翻建現象嚴重,不僅違規占地,還引發了攀比風,群眾意見比較大,促使市委市政府下決心清理違規的土地廟。”
“香火錢只是花銷的小頭,翻新土地廟才是無底洞。”甘垛鎮副鎮長張美蘭對于蔓延的土地廟翻新攀比風深有感觸,“過去的土地廟都是泥造的,后來翻新成磚頭,再到貼瓷磚、大理石。從簡陋到豪華,從三五平方米到十幾平方米,有人光買個銅爐就花了6萬多元,最豪華的土地廟建造費高達48萬元。”每座土地廟都有20戶-30戶人家日常上香,每月初一、十五,高郵鄉間總是煙霧繚繞,如今5911座土地廟被清理后,高郵城鄉的生態環境也加了分。
“土地廟基本屬于違規建筑,大量占用農村耕地和城市公共設施場所。”高郵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大隊長顏建江介紹,此次高郵拆除的5911座土地廟,占地面積達72680平方米、建筑占地達39521平方米。這些土地空出后,農村以復墾植樹為主,城市則用于建設市民公共空間。
不過,也有部分網民對此表達了不同意見。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有網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臺發帖稱,高郵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清理土地廟工作,“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高郵號稱歷史文化名城,連土地也沒有的城市還算什么歷史名城?”
對此,高郵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4月16日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此次市委市政府下決心清理違規的土地廟,源于近段時間以來,不斷有高郵居民向當地媒體和市有關部門反映,部分小區周邊土地廟煙熏火燎十分擾民,甚至因為肆意焚燒引發不少意外。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上述官方工作人員的說法也得到了當地媒體報道的證實。今年1月份,當地媒體《揚州晚報》就曾陸續刊發報道《晚報調查:高郵一些小區周邊亂建土地廟?當地開展專項整治》《晚報調查終獲結果,高郵110座亂建廟,全部扒掉!》介紹了相關情況。
上述《揚州晚報》的報道提到,探訪中,記者發現,有些小區旁邊還不止一個土地廟,有些土地廟破舊,有些還是新建的。“有的是因為城市擴張,原著居民搬走了,之前建成的土地廟無人問津。”當地居民楊女士說,土地廟在農村比較常見,以前也就是每個村一座,但這幾年,一些鄉鎮開始擴建土地廟,甚至到了一個小組一座的地步。
調查中,《揚州晚報》記者發現,近幾年公開報道的意外就有多起。2017年7月,高郵怡嘉天下附近,一土地廟附近的樹木發生火災,懷疑系燒香引發。高郵公安局開發區派出所曾接到群眾報警,由于村民在土地廟燒香不慎,香火引燃停放在路邊的別克轎車。另外,私自搭建土地廟的現象也不少。高郵路政大隊在巡查中,曾發現一起在公路附近新建土地廟的情況,幾位村民準備在路邊建一座土地廟,因位置在建控區,路政人員當即叫停施工,最終將占地30多平方米的地基設施清理。
《揚州晚報》的報道透露,2018年12月29日上午,高郵市委宣傳部牽頭召開專題會議,就高郵“土地廟”專項整治工作進行部署。相關部門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推進,但由于鄉村治理缺乏科學引導,導致土地廟亂建濫建之風愈演愈烈,嚴重擾亂了城鄉建設整體布局和發展規劃。為進一步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當地政府已決定,在高郵范圍內開展土地廟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此次整治活動從2019年1月1日開始至6月30日結束,分宣傳發動、調查摸底、清理整治、總結驗收和鞏固提高等5個階段進行,為期半年整治“土地廟”亂建濫建之風。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奔馳維權當事雙方已達成和解是真的嗎?奔馳女2019-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