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開始,在上海全市16個區的非滬籍居民也能申請上海共有產權房了!
4月22日,據文匯報報道,上海市房管局局長胡廣杰今天上午在做客2019“民生訪談”時介紹稱,2018年上海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將共有產權保障房受益面擴大至部分非滬籍家庭的政策,今年三季度起這一政策舉措將在全市16個區全面開展實施。
“我們先行試點了三個區——金山、松江、虹口,今年計劃通過二季度對政策試點以來評估的基礎上,三季度16個區要全面拉開。”胡廣杰同時強調對非滬籍常住人口開放供應,是在保證本市戶籍的情況下做增量。這意味著,需不影響上海戶籍居民家庭申請的正常供應。
公開資料顯示,共有產權房,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后低價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所建的房屋。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此前,上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準入標準按照“先緊后松”的原則確定,先后五次放寬準入標準。而根據2018年10月8日最新發布實施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本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工作的實施意見》,非滬籍申請共有產權房需滿足5條件:
1、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
2、在本市無住房
3、已婚
4、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個人所得稅滿5年
5、符合本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收入和財產準入標準。
而在定價方面,非滬籍購房與上海市戶籍居民共有產權保障住房采取同一標準,即實施政府定價,且購房人產權份額應當不少于50%。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累計簽約購房約9.2萬戶。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18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3000億元2019-04-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