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張茜)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以來,減稅降費“紅包”一波接著一波。在昨天(23日)舉行的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上,一季度的“減稅降費”成績單正式亮相,主要涉及個人所得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等方面。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3411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576億元,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政策新增減稅146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記者 張茜 攝)
民營經濟成減費降稅受益主體
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說,隨著大規模減稅政策的相繼落地,一季度稅收收入增速明顯回落。比如,一季度國內增值稅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2個百分點。今年新實施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地方“六稅兩費”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征50%,一季度地方“六稅兩費”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個百分點。
減稅降費,就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市場活力的“乘法”。從一季度情況來看,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由3萬元提至10萬元后,享受增值稅減稅納稅人新增330萬戶,與3萬元以下免稅原政策疊加后達到2900多萬戶。
蔡自力提到,從第一季度數據來看,民營經濟是受益主體。民營經濟享受新增減稅493億元,占全部新增減稅額的85.6%。從首季申報情況看,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明顯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發揮小微企業促創業、穩就業的重要作用。
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說,從這些數據來看,減稅降費在一季度取得了明顯的政策效果,給小微企業帶來了活力。“小微企業是我們目前市場主體細胞中最活躍的部分,而小微企業的毛利率非常低,那么‘六稅兩費’一降,增值稅一降低,個人所得稅一降,立竿見影,使它激活了市場主體的活力,使它能騰出一些空間,比如多增加一些員工的工資或者多搞一些創新。”
個人所得稅改革改出“真金白銀”
此外,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個人所得稅改革也改出了“真金白銀”。一季度,個稅改革累計減稅1686億元,人均減稅855元,累計已有9163萬人的工薪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蔡自力介紹,專項附加扣除減稅政策的指向性、規律性開始顯現。“以年齡區間為例,36至50歲的人群是政策享受主力,占比達5成,絕大多數集中在贍養老人、住房和孩子教育,人均月新增減稅348元,是獲益最大的群體。35歲以下的年輕人群體,六成集中在住房租金或住房貸款支出,人均月新增減稅249.6元。50歲以上群體,特點也很鮮明,以贍養老人居多,人均月新增減稅229元。”
張連起說,從個人所得稅一季度的數據來看,老百姓的確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個人所得稅實際上是深化增稅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讓老百姓不折不扣地分享改革的紅利,使稅收紅利減稅紅利能真實落地,這一點實際上也是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的實實在在的舉措。”
一系列的利好還在持續釋放。據介紹,5月1日起,降低社保費率的政策也將開始正式實施,企業人工成本將進一步實質性下降。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三年幫扶恒大不辱使命!貴州大方縣脫貧摘帽2019-04-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