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造假一條龍:假文案假病歷隨便買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面對當前仍處于粗放型發展階段的諸多眾籌平臺,有人利用眾籌平臺審核機制的不完善,打著歪腦筋,試圖利用大眾的善良發起虛假眾籌非法獲利,也催生出了一條虛假眾籌產業鏈。
上游新聞記者登錄水滴籌等眾籌平臺發現,籌款人要發起眾籌申請,正常程序需要填寫相關個人信息,最重要的便是患者詳情介紹,以及上傳患者的醫療材料,比如診斷證明、住院證明、檢查報告等相關信息——在大眾眼中,這些獨一無二的證明材料,是極為重要且無法被懷疑的。但這恰恰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有知情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除了眾籌平臺會教發起人寫文案外,發起人還可以在網絡上付費找代寫機構幫忙寫博人同情的催淚文案。
上游新聞記者登錄淘寶網,在搜索界面輸入“輕松籌文案”,結果出現大量輕松籌代寫、水滴籌款代寫等鏈接,標價收費從1元到幾十元不等。
除了文案代寫,上游新聞記者還發現,在眾籌平臺占比最高、需要重點提交的患者醫療證明材料,同樣可以造假。上游新聞記者通過QQ聊天平臺查找發現,專門有人在提供虛假的患者醫療證明材料。
上游新聞記者以普通網民身份,與對方取得了聯系。上游新聞記者向對方提出,希望辦理一份患白血病的虛假病歷證明,醫院要是北京市區的,并明確表示:該患者醫療材料,將會用在眾籌平臺上“籌錢”。
對方隨后回復上游新聞記者一份出具醫療證明材料的收費價格表,醫院診斷證明每份100元,檢查報告每份150元,住院病歷每份150元。他還表示,將假病歷上傳眾籌平臺的事并不新鮮,此前就有人試過,而且咨詢的人也不在少數。除了診斷證明、檢查報告、住院病歷外,他還可以開出整套醫療證明,包括“診斷證明 血檢 骨髓檢查 血涂片 免疫6項 肝腎糖電 抗篩血型檢查 入院記錄 出院記錄”等,可以說,只要付費,想要啥就有啥。
對于這種虛假病歷材料,眾籌平臺方是如何審核的?能分辨出真假嗎?
水滴籌平臺一位袁姓志愿者告訴上游新聞記者, “比如你們家很有錢,你卻說沒錢,窮到不行;有好幾套房子,卻說沒有房子。這種情況下,如果接到別人舉報的話,我們可能會去核實。但一般情況下,沒有人舉報,我們是不會核實的。”
袁姓志愿者還表示,目前,眾籌平臺方一般是通過籌款人上傳的患者醫療材料來進行甄別和審核通過。
律師:虛假眾籌很難靠法律約束
吳鶴臣籌款事件引發大眾廣泛討論,籌款平臺和籌款人、贈與人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法律問題?眾籌的底線究竟該誰來把控?上游新聞記者采訪了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
“這種事情目前基本上不涉及法律糾紛,但涉及道德評價。”燕薪認為,眾籌平臺的審查可能只涉及一些基本資料,不會設置更高門檻。“平臺很難去設置門檻。理論上說,窮人富人都可以募款,只要如實陳述,沒有虛構自己的經濟狀況,就不會有什么問題。但如果虛構本人經濟情況來博取他人同情,獲得他人捐助,這涉及更多的是道德評價。”
燕薪認為,目前眾籌平臺面臨的問題,就是對籌款人的資金狀況審查不嚴,籌款人是否真的需要通過他人救助來解決問題。正是因為信息不對稱,才會導致很多人有意見,捐助者會覺得上當受騙。
燕薪說,“我個人覺得,(在平臺籌款)最起碼要設置一些限制。比如要花多少錢?通過醫療保險能解決多少錢?剩下還需要多少錢?籌款人要提供自己的家庭財產狀況、收入狀況、是否有房有車。吳鶴臣籌款事件之所以引起較大爭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家有房有車,只不過不能變現。但在普通人眼中,你家的經濟狀況是能夠解決自己困難的。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這就屬于濫用公共資源。因為社會救助本身就是一種公共資源。雖然存在對公共資源濫用問題,但目前從法律層面來說,很難去約束這種行為,更多的是靠道德約束。”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五一旅游50后最舍得花錢是真的嗎?五一旅游消2019-05-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