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5日起,北京地鐵“禁食”規定開始正式實施,對于逃費、占座、列車上進食、推銷營銷、大聲播放視頻音樂等不文明乘車行為,將會被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5月15日下午,記者在晚高峰隨機采訪發現,地鐵內進食的情況仍然存在。不過,多數乘客均表示,對禁食規定“舉雙手贊成”。
新規丨坐地鐵“禁食” 刷視頻不能外放
5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消息稱,為維護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確保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市交通委對《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以下簡稱《乘客守則》)進行修訂,同時,制訂《關于對軌道交通不文明乘車行為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并于今日起正式發布實施。
記者注意到,新的《乘客守則》增加了不得在車廂內進食、一人同時占用多個座位、私自張貼懸掛物品、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以及在車站、車廂內使用折疊自行車、自動平衡車、各類滑板車等內容;另一方面,對原有款項進行了修改,補充了禁止吸電子煙、在疏散通道內長時間滯留、乘涼、躺臥、使用偽造變造車票及違反自動扶梯、通道等禁行標志逆行等內容。
此外,為確保《乘客守則》的實施效果,同時制定了《實施意見》,其主要體現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不文明乘車行為,包括逃費、占座、列車上進食、推銷營銷、大聲播放視頻音樂;二是相關治理措施,對不文明乘車行為勸阻制止不聽的,地鐵運營單位有權拒絕提供乘車服務,并報告公安和交通執法部門,市交通執法部門將其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處理;三是相關補救措施,因不文明乘車行為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行為人,可以通過主動參加軌道交通志愿服務進行不良信息修復;四是信息復核,自然人認為個人信用不良信息有誤的,可以向市交通執法部門申請個人信用不良信息復核,市交通執法部門將進行核查并做出處理。
現場丨地鐵里仍有人進食 乘客贊成新規
新規實施后,效果如何?今天下午晚高峰,記者分別乘坐了1號線、10號線、5號線、6號線進行了實地探訪,在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共發現兩起在地鐵車廂里進食的現象,其中一人在吃帶湯水的關東煮,另一人是在吃帶小包裝的餅干食品。
對于在地鐵上進食的現象,記者隨機采訪了10位乘客,其中9人表示親眼見過,甚至有人向記者吐槽曾在早高峰看到一位女士吃“韭菜餡包子”。而其中一名男乘客更是坦言,自己就在地鐵上吃過炸雞塊。
對于地鐵上的不文明行為,大部分受訪者均表示,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吃早點、大聲說話或者播放視頻音樂、一人占多座等。其中,對吃早點的抱怨最多。一位受訪的女士稱,早點中的包子氣味最重,對乘車環境影響最大,同時也很擔心急剎車時,吃的和喝的東西灑出來會誤傷其他乘客或者弄臟車廂。
也有乘客表示,只要在地鐵上不吃有濃烈味道(辣條、榴蓮等等)或者帶殼掉渣、會污染地鐵環境整潔的東西,或者進食不影響他人的話能夠接受,畢竟如果有人趕時間沒來得及吃飯的,又遇上低血糖的,是能夠理解的。
對于此規定已于今日正式的實施的消息,接受采訪的乘客中,有3位表示通過媒體報道知道了這一新規定,但多數乘客表示并不知情,但所有人對這個規定的實施均表示“舉雙手贊成”。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亞洲文化嘉年華是什么梗?亞洲文化嘉年華在哪2019-05-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