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分類痛點難點 本市將這么做:
關鍵詞:強制
學校醫院景區酒店垃圾強制分類
張家明在報告中指出,本市將推動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以及商業辦公樓宇、旅游景區、酒店等經營性場所開展垃圾強制分類,逐步實現全覆蓋。
加大垃圾分類強制力度。報告指出,加大對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未分類收集貯存生活垃圾、將生活垃圾交由未經許可或者備案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處置等違法行為的執法檢查力度。嚴格查處收運企業“混裝混運”行為,對情節嚴重的要逐出市場。
強化管理與執法的聯動,探索建立“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對未實行垃圾分類或分類不符合要求的單位,管理部門要提出整改意見,對多次違規拒不整改的,拒絕收運并移交執法部門處罰。
關鍵詞:示范
年底224街鄉鎮創建垃圾分類示范片區
到2019年底,在總計224個街道(鄉、鎮)開展示范片區創建,覆蓋率達到60%。嚴格落實示范片區創建的工作流程和驗收考核標準,通過驗收的示范片區要經得住看,經得住查,經得住稱,切實起到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強化示范片區日常運行管理檢查考核,鞏固創建成果。建立垃圾分類“周檢查、月調度、季通報”制度,層層傳導壓力,不斷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正確投放率,突出垃圾分類效果。
結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全市500個行政村開展垃圾分類。2019年實現全市97%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門頭溝、懷柔、延慶區通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區驗收,完成全市162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75%的治理任務。
關鍵詞:建設
滿足各類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年底垃圾焚燒將達16950噸/日
統計顯示,2018年,全市生活垃圾清運量929.42萬噸,日均清運量2.55萬噸,同比增長3.07%,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94%。截至2018年底,垃圾處理設施設計總處理能力為28591噸/日,其中焚燒12650噸/日、生化5550噸/日、填埋10391噸/日,基本滿足各類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張家明表示,2019年,本市將加快阿蘇衛、密云、順義二期等垃圾焚燒廠調試,盡早實現滿負荷運行,新增焚燒處理能力4300噸/日,年底將達到16950噸/日。同步推進房山綜合處理廠、海淀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建設,力爭年底主體完工。今年還將平穩有序推進通州二期、順義三期、大興循環經濟產業園和豐臺等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垃圾糞便處理設施運營管理水平,加大臭味排放控制,提升滲瀝液處理能力。推進源頭垃圾分類投放點和再生資源交投點的融合,促進垃圾分類投放站(間)、垃圾分類收集房、密閉式垃圾分類清潔站兼顧再生資源回收功能。
關鍵詞:監控
小區垃圾桶將裝身份識別及稱重設備
報告指出,通過對小區垃圾桶、垃圾樓、轉運車輛加裝身份識別和稱重計量設備,對責任主體產生的各類垃圾進行全流程實時監管,對垃圾排放數據進行統計,對垃圾分類效果進行監控,逐步實現垃圾分類動態數據進入大數據“駕駛艙”。
關鍵詞:價格
健全垃圾分類的市場運行機制
餐廚垃圾試點全量收費
完善垃圾分類價格機制,試點探索餐廚垃圾全量收費改革。完善定額標準體系,實行事企分開,開放市場,建立國有企業與社會企業公平競爭的機制。按照準公益性定位,研究基于市場的再生資源專營政策,以及再生資源分揀中心的投資政策,打開通道,歡迎社會專業垃圾收購等力量加入到垃圾分類當中來,使愿意參與、有能力參與、規范參與垃圾分類企業“進得來、收得著、出得去”。
關鍵詞:教育
垃圾分類納入學前和義務教育課程
黃色的八爪章魚寶寶“分小萌”已經成為本市垃圾分類形象代言人,活潑可愛的形象惹人喜愛,更是容易被孩子們所接受,章魚的卡通形象則寓意垃圾分類應當多伸手、人人管。張家明指出,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為此,將垃圾分類知識和要求納入學前及義務教育課程體系,開展“小手拉大手”等社區共建活動,把學生和家庭成員垃圾分類情況向學校和社區雙反饋。
關鍵詞:信用
居民垃圾分類將建信用賬戶
正確垃圾分類將可獲得統一的積分,而垃圾分類的效果如何還有可能會和居民信用掛鉤。記者了解到,本市將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比如,建立全市統一的積分管理制度,建立居民垃圾分類的信用賬戶,通過建立投放垃圾的行為約束機制,逐步改變居民隨意投放垃圾的習慣。
關鍵詞:立法
試點研究居民垃圾繳費
垃圾源頭減量治理是關鍵,需要得到立法支持。對此,張家明提出,可以借鑒上海等城市立法思路,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禁止使用一次性物品,快遞企業使用電子運單和可循環使用的環保包裝,商品零售場所嚴格執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從可回收物的準公益性定位、居民垃圾分類和繳費義務、非居民生活垃圾按市場價格全成本付費、垃圾源頭減量的政府推動和扶持、社會企業參與垃圾分類準入和退出機制等方面開展試點和研究。
人大專委會意見: 建議一:垃圾不分類要罰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提出,垃圾分類開展近二十年來效果不佳,說明單純的倡導鼓勵是不夠的,必須依法推行強制分類。因此,要盡快修改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通過立法明確分類投放是垃圾產生者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對違反垃圾分類規定的行為,要設定相應罰則使垃圾分類成為人人皆知,人人皆守的規矩。建立對混裝混運行為的舉報獎勵機制,杜絕混裝混運現象,明確“不分類、不收運”的倒逼機制,通過雙向監督打通垃圾分類投放和分類收運環節,變“惡性循環”為“良性互動”。要把垃圾分類納入信用管理體系,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及居民違反生活垃圾管理規定的情形歸集到信用體系平臺,依法對失信主體采取懲戒措施。細化推進源頭減量措施落地實施,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作出禁限“硬約束”,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明確快遞行業源頭減量、環保包裝和包裝回收的具體措施。
建議二:垃圾分類實施“干濕分開”
《北京市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全市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達到90%以上的目標。為此,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提出,要抓緊推進三年行動計劃,將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工作從制度覆蓋轉化為實際覆蓋。要杜絕增量,新入住小區嚴格實施垃圾分類。
啃過的大骨頭到底屬于哪種垃圾?摔碎的瓷杯子應該算是可回收還是不可回收垃圾?現行的垃圾分類方法記不住怎么辦?對此,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建議,大力實施以“干濕分開”為基礎、簡明可行的垃圾分類方法,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經驗,切實走出“試點成功、推廣困難”的怪圈。要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加大對末端分類處理和中端分類收運環節的支持力度;同時積極搭建平臺,吸引市場化、專業化、網絡化運營的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對公共機構、物業企業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的監督檢查。要按照多排放多付費、少排放少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完善源頭登記和按量收費制度,用經濟杠桿推動垃圾產生主體主動開展垃圾分類和垃圾減量。
建議三:垃圾分類效果納入街道社區績效考核
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還建議,明確區、街(鄉)垃圾分類工作職責,將垃圾分類開展情況作為對區主責部門、街道和社區居委會的績效考核內容。推進執法力量下沉,加大街道鄉鎮在垃圾分類工作上的執法力度。建立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居民委員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業主等共同參與的垃圾分類工作機制。以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為抓手,開展在職黨員帶頭分類;以黨政機關、公共機構落實強制分類為契機,要求所在單位人員帶頭分類;以綠色環保為主題,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進學堂,“小手拉大手”促進家庭垃圾分類;立足首都特色,開展好機關大院、部隊大院的垃圾分類活動,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成效,逐步形成“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共建共治局面。
責任編輯:陳錦娜
- 北京大風砸中人怎么回事?外賣小哥傷重離世現場圖2019-05-19
- 北京清理廢棄單車什么情況?北京為什么清理廢棄單車原因揭秘2019-05-15
- 北京不繳納停車費納入個人征信怎么回事?有何影響?2019-05-08
- “五一”期間 世園會累計接待游客近32.7萬人次2019-05-06
- 五一假期北京重點景區游客量破千萬人次 王府井游人最多2019-05-05
- 漳州“綠色生活,美麗家園”展示亮相北京世園會2019-05-04
- 五一假期首日9-12時為出程高峰 廣州成最熱旅游城市2019-04-25
- 北京世園會建設布展已全面完成 運行團隊已到位2019-04-24
- 北京世園會將成史上首屆5G支撐智慧世園2019-04-23
- 創造營2019高嘉朗哪里人多大了?高嘉朗能出道嗎2019-04-1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摸排幼兒涉黑涉惡最新消息 為什么要摸排幼兒2019-05-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