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12日在維也納聯合宣布,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從42項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這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
這些項目來自瑞士、波蘭、德國、意大利、挪威、法國、西班牙、荷蘭、印度、俄羅斯、比利時、肯尼亞、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國、墨西哥、秘魯等17個國家的23個機構,包括政府機構和私營實體等。項目涉及的領域包括空間天文學、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地球科學、應用新技術、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等。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王群說,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生動詮釋了多邊主義,充分體現了開放包容,并始終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是推動構建外空命運共同體的鮮活寫照。
發布會上,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對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會員國開放空間站表示高度贊賞,稱中國的這一舉措有力促進了載人航天國際合作,使更多國家有機會參與載人航天技術研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介紹說,下一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在支持入選團隊實施項目的同時,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緊密合作,進一步完善并發布第二輪合作機會公告。
去年5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聯合發布合作機會公告,邀請世界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雙方還共同成立了項目評估選拔委員會及國際評審專家組,制訂了選拔工作計劃和標準,主要圍繞項目科學意義與工程可實現性進行評估。委員會經過兩輪審議,最終確定了第一批9個項目。
據介紹,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具備支持開展大規模多學科的空間科學研究、技術驗證和空間應用的獨特優勢。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恩施糾正房價猛降怎么回事?湖北恩施為什么糾2019-06-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