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旦”牦牛相較其它牦牛品種,性情溫順、不容易打斗、易飼養、易管理,在自然減少受傷率的同時可以增加飼養密度,便于進行舍飼。新品種遺傳基礎和體型外貌特征均與中國目前現有的17個牦牛地方品種有明顯區別。
“阿什旦”牦牛的育成,對青藏高原牦牛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養殖,滿足我國牦牛品種多元化的需求,充分利用青藏高原高寒半農半牧區的飼草料資源,加快牦牛產業增效牧業增產牧民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填補了牦牛以無角舍飼化為主體品種的空白,標志著我國在大動物育種方面再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培育技術創新亮點頻現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副場長保廣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阿什旦”牦牛新品種滿足了我國牦牛養殖多元化的需求,為牦牛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飼養提供了差異化品種。其生產性能和綜合品質達到了國際同類型生態區牦牛的領先水平,引領了我國青藏高原牦牛品種生態差異化的育種方向,為世界獨特生態區牦牛品種培育提供了成功典范,充分展現了我國在牦牛遺傳育種學科方向的國際領先地位。
據悉,“阿什旦”牦牛的培育技術突破了分子標記輔助選擇鑒定角性狀變異位點的技術瓶頸,首次系統開展了牦牛角發育的形態學和組織學研究。通過鑒定P1ID和P219ID位點基因型對牦牛角性狀進行早期選擇,縮短了育種周期,提高了育種效率,加速了育種進程,其育種技術居國內外領先水平。
此外,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建立了開放式核心群育種體系和種公牛站、育種核心群、育種群、推廣示范區四級繁育體系,邊育種邊示范邊推廣,加快了種牛遺傳評估和遺傳交換,對我國牦牛良種制種、供種體系建設和牦牛飼養方式的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無角牦牛“能量非凡”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亞洲水塔”之稱,生態環境十分重要。“阿什旦”牦牛則解決了牦牛養殖長期依賴天然草地分散放牧,生產方式單一,產業整體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程度低,生產效率較低,市場競爭力較弱的問題。突破了傳統的放牧養殖模式季節狀況,完善了青藏高原高寒牧區放牧、放牧加補飼及完全舍飼化等不同牦牛養殖的結構,提升了青藏高原寒旱生態區牦牛產業發展水平。
保廣才還介紹,“阿什旦”牦牛產肉性能好,抗逆性強,繁殖性能高,經濟效益高,便于集約化養殖,深受牧民群眾歡迎。培育期間,向青海、甘肅等省區中試推廣種公牛3950頭,改良當地牦牛。改良后裔在同等飼養條件下,平均繁活率為59.98%,比當地牦牛提高11.72個百分點;死亡率為1.24%,比當地降低4.32個百分點;18月齡體重平均為92.77kg,比當地同齡牦牛高18.38kg,提高了24.71%,增產增效十分顯著。
藏族人民生活離不開牦牛,牦牛是高原人民的重要生活和經濟來源。“阿什旦”牦牛還將對助力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支撐鄉村振興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ofo小黃車日均退款3500人詳細情況 ofo什么時2019-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