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的背后
“物以稀為貴”。這一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經常被李保芳掛在嘴上,尤其是在今年。
早在3月,李保芳在博鰲論壇上表示,“未來茅臺供不應求肯定是常態。”他說,初略估算,現在賣的酒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的三分之一。
5月,中國酒業峰會上。李保芳說:“根據現在測算的情況,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茅臺酒的產能也就是基酒5.6萬噸。當前是5萬噸,還有6600噸的產能正在擴建,今年底可以搞完,然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就不再擴建了,因為它的環境承載能力、上游的原材料和赤水河水都不允許再做了。所以,現在和未來,茅臺酒都是一個稀缺資源。”
他說,現在中國有14億人,以3口之家算,有3.5億-4.5億個家庭。現在茅臺酒的包裝量3萬噸多一點,最多也不到1億瓶。
“中國明年就要實現小康。所有家庭年三十那晚,就按飛天茅臺酒現在價格算,1500元/瓶,還是喝得起的。除夕夜,茅臺一年的產量也就只能滿足6000萬個家庭,能把茅臺酒廠一年的酒喝完了。”李保芳說,他特別反感給茅臺設定一個消費群體,他的觀點是把消費定位給市場,錢多的就多喝茅臺,錢少的大年除夕喝一瓶茅臺。因此,茅臺酒供求關系會持續加劇,供不應求肯定是個常態。
他還表示:“過去賣酒春節要搞促銷,想方設法把酒賣出去。但茅臺不需要。”在他眼里,茅臺的供需關系讓它在中國成了一個特殊商品。
1-4月,納入到國家統計局的規模以上白酒生產企業共有1176家。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只有茅臺一家企業多次公開強調自己的酒是稀缺資源。
從榮譽來看,中國“老四大”、“老八大”、“十六大”名酒,除了茅臺酒,還有五糧液(129.810,6.72, 5.46%)、瀘州老窖(84.900, 3.47, 4.26%)、古井貢酒(123.000, 2.74, 2.28%)、山西汾酒(71.680, 3.28, 4.80%)等榜上有名,有的多次在全國評酒會上蟬聯名優酒稱號。獲獎的白酒在上千家白酒生產企業的上萬個條碼產品中,其實也是稀缺資源。
從產量看,眾所周知,受赤水河生態環境的限制和異地生產的困難,茅臺酒的產能確實受限。但五糧液股份分段取酒,52度普通五糧液是截取了原酒最優質的部分進行勾調,儲存后上市,同樣是優中選優。據廠家公布的數字,普五每年的產量也在2萬噸左右,占五糧液白酒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同樣稀缺。國窖1573的產量原來僅3000噸左右,后來廠家通過擴建,但到現在產量也沒有突破2萬噸。
但和茅臺股份營銷策略不同的是,為提高售價或銷量,瀘州老窖廠家經常發布“停貨”措施。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來,一個是“缺貨”,一個是“停貨”,前者是供不應求,后者是有貨不賣。同樣稀少的量,但給消費者的市場預期完全不同。
再看工藝。茅臺酒屬于醬香型白酒,五糧液是濃香白酒,他們和清香型白酒代表山西汾酒并沒有香型貴賤和品質高低之分。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稀缺資源論,和飛天茅臺酒相比,茅臺生肖酒量更為稀少。但今年的茅臺雞茅酒市場價漲幅不如后者。
稀缺資源背后,不乏人為調節因素。
在利潤空間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經銷商重度粘性下,調整打款時間和發貨節奏是茅臺股份調控市場的兩大“法寶”。華福證券投資經理熊梅表示,當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導致價差過低時,茅臺往往采取控量挺價政策以穩定經銷商利潤。
據經銷商介紹,2016年,為讓市場回暖,茅臺廠家從年初發貨不到位、控貨開始,甚至犧牲了一些春節銷量,包括2016年1月處罰部分串貨經銷商都是為了挺價。
“2017年1-3月,茅臺集團提前執行計劃,我們一下打了一個季度的款。茅臺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多發貨,把漲上去的價格適當平抑一下,不至于市場價漲得太快。”曾有江蘇宿遷的經銷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責任編輯:陳錦娜
- 茅臺漲價后再現大面積斷貨:經銷商否認囤貨2018-01-05
- 53度飛天茅臺價格 建議零售價:1499元2017-12-29
- 福州市場普遍限供飛天茅臺 有的搭售其他商品 2017-08-14
- 消費旺季到來中高端白酒漲價 飛天茅臺或將突破1200元/瓶2016-12-2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增強抗風險能力,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2019-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