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記者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我的問題想問一下呂玉剛司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已經進行了一年多,大家也能夠看到是日漸規范,但是現在仍然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在暑期還是非常熱衷于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的,請問我們現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謝謝。
呂玉剛: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也是社會上廣泛關注的問題,或者普遍反映的問題。應該講,經過一年多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對無證照、有安全隱患的一些培訓行為等方面進行了規范。當然治理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本身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方面。另外,家長送孩子去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的初衷也不完全一樣,其中一部分家長可能因為孩子在學校有些知識掌握得不夠牢固,或者學習上還有一些困難,希望在課外得到一些補習,讓他更好地跟上學習的進程,這是可以理解的。對這一類問題,我想我們下一步學校要主動做好這種輔導,這次出臺的中發26號文件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盡最大可能在學校解決這類問題,緩解家長再送孩子到校外培訓機構學習的壓力。
第二類是一些家長為了適應孩子全面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拓寬綜合素質,加強藝術類、體育類的培訓,對這類培訓活動,我們應該是鼓勵的。剛才我們發布會之前,聽上海市教委的倪主任介紹,一個可喜的現象,中發26號文件發布以后,一些家長不再送孩子到校外培訓機構搞學科類培訓了,而是送到一些素質拓展類的培訓機構,搞藝術類、體育類的培訓活動。我相信,隨著中發26號文件的貫徹落實,過熱的送校外培訓機構搞學科類培訓的問題會進一步得到緩解和治理。
第三類是一些培訓機構搞違規的超標超前培訓,通過虛假宣傳,制造家長焦慮,一些家長盲目地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搞這種超前培訓,也增加了孩子過重的課外負擔。這類培訓活動是應該下更大的力氣去治理的。所以培訓活動要辯證地去看,全面地看,區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和辦法。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繼續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力度。今天我們這個新聞發布會,我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我們的治理已經從線下走到了線上,全方位地進行治理。下一步的治理當中,我想有兩個規范、兩個提高是需要我們進一步做好的。兩個規范:一是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招生入學秩序,嚴格執行中發26號文件的要求和規定,堅決剪斷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與校外培訓掛鉤的行為,這個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之后,我相信對緩解教育培訓會有很大的幫助。二是對超標超前培訓制定認定辦法,就是怎么認定哪些是超前的,哪些是超標的,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進行認定,對違規的要加大處罰力度。我剛才已經介紹了,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校外培訓機構違規培訓處罰的辦法,這個處罰辦法當中,本身就包括對超標超前培訓的處罰機制,我想在這兩個方面要下更大的功夫。
兩個提高:一是提高中小學校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校學得更好、學得更足,不至于在學校里解決不了學習的問題,還要到校外去搞補償性培訓。二是提高學校課后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現在從全國來看,70%的學校,特別是在大中城市的學校已經普遍開展了課后服務工作。下一步要繼續提高課后服務的有效性、針對性,提高服務質量,真正解決好學生學習上的一些問題,充分利用課后服務的渠道,也緩解家長送孩子到培訓機構去培訓的壓力。同時,我們也要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理性確定孩子的成長目標,防止盲目地攀比、爭相到校外培訓機構培訓。對培訓機構的一些虛假宣傳廣告也要加強治理,這在我們的處罰辦法當中也將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要全方位地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謝謝。
新京報記者:
有些家長反映,有些培訓機構退費特別難,還有一些機構甚至卷錢跑路了,針對這種現象,咱們有沒有什么針對性措施?謝謝。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馬嘉賓出席發布會。(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馬嘉賓: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是目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個突出問題。這次《實施意見》也給予了高度關注。為了應對和破解這一問題,《實施意見》做出了明確規定,也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信息要透明。要在培訓平臺顯著位置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退費辦法,要讓學生和家長知情,要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周期要合理。按照課時收費的,每科一次性收費不能超過60課時,按照培訓周期收費的,一次性收取周期不能超過3個月的費用。三是合同要公平。要提供格式合同,明確權利和義務,按照協議來辦事。同時,還要探索創新,鼓勵建立第三方賬戶監管機制,通過綜合施策,降低學生和家長的消費風險,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同時從長遠來說,有這樣的規定,對企業也能夠控制運營風險,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持續健康的發展。謝謝。
中國教育報記者:
請問呂司長,我看到《實施意見》當中提到對從事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請問對培訓人員有這樣的要求有什么樣的考慮?培訓機構能做到嗎?謝謝。
謝謝教育報記者的提問。校外培訓的對象是我們的中小學生,應該說這些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對他們實施培訓的人員的素質,對培訓質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實施意見》當中提出,特別是學科類培訓人員要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這也是《教師法》里面規定的,也是去年國辦80號文件《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當中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
如果沒有合格的教師素質,導致對學生培訓行為不規范,受害的還是我們的中小學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必須要嚴格要求,這是依法依規提出的要求。因為這是第一次提出這樣的要求,我們也從實際出發。現在我們也知道一些培訓機構相當多的培訓人員可能沒有取得教師資格,那么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提出了整改的時間是到2020年的6月份,也就是到明年6月份的時候他應該取得教師資格。為什么規定這個時間?就是考慮到這些人員申請教師資格有個過程、有個時間安排。所以在這個時間內,我們的培訓人員可以參加國家教師資格考試,有能力的、符合要求的,應該能夠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那么這個時間也是給足了、留出了參加考試、取得教師資格的時間。在這之后沒有教師資格的,是不能繼續從事培訓工作的。包括我們線下的培訓工作,也是這樣的,我們也正在清理,對不具備教師資格的,按照有關規定,也不能再繼續從事培訓工作。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與線下培訓機構相比,線上培訓機構更具有隱蔽性,他們多是以信息技術公司來注冊的,針對這種線上培訓機構的隱蔽性,我們如何排查備案,如何治理?另外,線下培訓機構可以通過關停有效治理,但是線上的培訓機構在關停以后,可以換個網址重新開業,請問我們如何持續性監管這些線上培訓機構?謝謝。
馬嘉賓:
這次的《實施意見》針對線上培訓活動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規范性意見。比如說,首先是實施備案制度,這就和我們線下的機構在審批方面具有區別,這個區別就是更加強調了事中和事后的監管,針對線上的培訓基于互聯網開展的特點做出的。同時,這個備案提高了層級,是放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由省里開展備案審查,能夠保證它的科學性、權威性,能夠保證審查的質量。
從技術手段來說,這次的《實施意見》也特別強調了“互聯網+監管”的新模式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監管,國家層面建立一個管理服務平臺,為我們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為企業、為學生提供便利。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提交相應的備案材料,教育行政部門可以聯合有關部門通過這個平臺,來審查企業提供的備案申請材料。同時,我們還要建立相應的機制,比如說黑白名單的制度,對符合規定的,通過審查的、符合要求的培訓機構列入到白名單。對于有違規行為的,我們先列到灰名單,要求整改。沒有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列入到黑名單,實現一個動態的管理,這些都通過平臺開展。我們通過備案審查、日常監管,來實現對互聯網培訓活動機構的有效監管。同時,呂司長剛才介紹中也特別強調了,互聯網培訓機構的監管不只是一家的事情,這次文件是六部門聯合發的,六個部門共同來努力,形成一個工作合力,與地方相關部門一道,來實施有效的監管,確保培訓質量和培訓要求符合國家規定,為孩子們提供健康的、高質量的校外培訓。謝謝。
中新網記者:
請問俞偉躍副司長,目前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市面上仍然存在一些違規培訓的現象,接下來請問我們這邊會有哪些具體措施進行規范?謝謝。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出席發布會。(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俞偉躍:
謝謝你的提問。確實,一些培訓機構明目張膽地違規培訓,這也是我們今年在鞏固以前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深化治理的重要內容。前一階段,我們主要是針對線下培訓機構,因為六個部門的文件還沒有出來,現在六個部門的文件出來了,下一步采取的思路、措施,應該說基本一致,只是針對線上線下特點的不同、技術路徑的不同來區別對待。
下一步,重點做好三方面:第一,要持續強化日常監管,這項工作就是要反復抓、抓反復。因為培訓機構的量很大,點也很多,就像剛才上海倪閩景主任說的,我們要用好審核備案的專家團隊,對學科類的培訓班嚴格進行審核、備案,并向社會公布,從源頭上治理超標超前培訓。另外,我們還要定期或隨機地進行巡查,像呂司長剛才跟大家通報的,我們開展了“回頭看”,抓住暑期的關鍵節點,督促各地進行明察和暗訪,一旦發現培訓機構違法違規培訓,主要是超標超前或者聘用無教師資格證書人員的,立即責令其整改,對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規進行處罰,直至吊銷辦學許可。
第二,要全面接受各方面監督。我們就是要把所有培訓機構放在陽光下面,一方面我們利用全國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傳統舉報等渠道,接受人民群眾投訴并嚴肅查處。大家可能今年看到好幾次以國務院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的名義給各省人民政府發的通報,包括剛才呂司長跟大家通報的查處的江蘇徐州、武漢、河北石家莊等。另外各省也積極查處違規培訓并進行通報。
另外在這里特別感謝在座廣大新聞界的朋友,你們的有些報道,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點一下名字,像南方都市報的同志,他們也有做一些技術上的平臺,做一些深入的采訪和報道,給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給當地有些教育部門及時查處提供了條件。另外,像剛才頂層設計的時候談到過的,各地都在做行業自律,上海做的社會共治,剛才呂司長談到的家校協同育人等等方面,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氛圍。
第三,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要形成警示和威懾。我們目前正在制定懲治違規培訓行為的有關辦法,進一步明確校外培訓機構主要違法違規情形和處罰要求,為各地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或者完善執法提供依據和保證。
現在仍有一些機構沒有依法依規開展培訓,正在進行整改,有些進入了黑名單,在這里特別希望新聞界的朋友們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甚至跟我們工作組可以一起,用你們的專業和特長,把這些違規培訓的培訓機構曝光于天下,達到我們社會共治的局面。謝謝大家。
華夏時報記者:
上周出現了外教的問題,我想問一下,在線上關于外教如何合規有什么樣的方案?因為他們比國內的老師審查會更嚴格一點。
呂玉剛: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我們注意到了這個報道。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從事培訓活動的這些教師必須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取得教師資格或符合要求。2017年有關部門也出臺了《關于全面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的通知》,通知當中對聘用外籍人員有明確規定。我們這次的《實施意見》對培訓人員的資質也有具體的規定要求,特別強調培訓機構要具有完善的招聘、審查、管理培訓人員的辦法,我想這個辦法本身就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如果聘用外籍人員,就必須首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這個辦法在審查的時候是通不過的,這是從源頭上把關。
第二,培訓人員也是需要備案的,包括他的基本信息,他的從業經歷、教育背景,有沒有教師資格,有沒有從教的經歷。在這些方面,都要把關。另外,要求培訓機構加強自身的平臺管理,要在平臺上公示培訓人員信息,不管是國內的老師,還是外籍老師,都要在這個平臺上公示出來,接受媒體、社會和家長的監督。這里我特別要重申一點,在我們培訓機構從事培訓活動的這些人員,如果有違法違規的行為,必須依法依規嚴懲,不管是誰。所以,剛才這位記者提的問題,一是從入口關上把關,二是一旦有了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這個不能姑息。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網上搶紅包要繳稅是真的嗎 網上搶紅包要繳多2019-07-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