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由于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中國企業特別是制造業外遷,甚至有人拋出了“唱衰”中國制造業的論調。對此,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今日回應稱,中國制造業已經進入到了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企業到國外設廠經營是正常現象,“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制造業外遷的規模并不大,而且是以中低端的企業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勞動就業等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國際產業分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為中國經濟的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而且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為各國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和全球產業布局的深度調整,中國制造業已經進入到了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孟瑋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一些企業到國外設廠經營的情況是正常現象,“對這一現象,國家發改委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分析,發現有的企業是考慮要素價格變化情況,向勞動力以及環保等成本比較低的地方去轉移。有些企業是基于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主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也有極少數的企業是為了規避中美經貿摩擦的影響。”
但是,企業外遷并不是容易,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包括運營成本、產業工人、供應鏈配套以及交通運輸乃至制造業文化等等因素的影響。“這兩年我們也注意到,有一些已經外遷的企業因為水土不服紛紛回流到了國內。在最近的調研中了解到,不少來自東莞的制鞋企業由于種種原因關閉了他們在東南亞的工廠,回到了國內發展。”孟瑋進一步表示,“所以,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中國制造業外遷的規模并不大,而且是以中低端的企業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勞動就業等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
據了解,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孟瑋透露,重點是要發揮中國產業體系、國內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將政策的著力點聚焦在四個方面:著力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著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釋放內需市場的潛力;著力補齊產業鏈短板,提升產業鏈水平;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增強對制造業發展的吸引力。
“我們相信,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絕大多數企業會繼續留在中國深耕發展,也會有更多的企業來中國投資興業,謀求新的更大發展。”孟瑋說。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臺風丹娜絲生成詳細情況 臺風丹娜絲會在哪里2019-07-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