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 政策顯效 總體平穩
外貿領域,毛盛勇表示,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3.9%,比一季度略有加快,6月的情況比5月要好一些。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此前表示,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在商務部研究院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從3.9%的外貿增速看,初步實現了穩外貿的目標。“這是在高基數和復雜國際環境下實現的增長,難能可貴。”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民營企業對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到了110.2%,其中,民營企業占我國出口總額的50.6%,首次占據出口的半壁江山。
白明認為,民企對市場的敏銳度和靈活的應對機制,使其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能夠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同時,隨著國內企業不斷提質升級,民企本身也在發展壯大,例如智能手機行業,近年來就有一大批民企迅速成長起來。
不過,從6月單月看,出口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6.1%,進口1.11萬億元,同比下降0.4%。出口增速好于預期,進口則未達到預期。
白明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貶值,一定程度上利好于企業出口,而抑制了進口增長。
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下半年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很多,中美關系走向是核心因素之一。根據目前雙方經貿團隊接觸情況看,前景并不明朗。
從上半年進出口數據看,我國對美國進出口1.75萬億元,同比下降9%,貿易順差9548.1億元,擴大12%。
李魁文表示,中美經貿摩擦給我國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影響總體可控。
不過,王軍提醒稱,出口溫和放緩,顯示外需市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表現不振,但對美出口明顯大幅回落,貿易摩擦影響正在逐步體現,預計下半年這種影響可能還會更大一些。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認為,目前來看, 4月底以來,國內的政策取向重新回到三大攻堅戰和去杠桿上來,逆周期調控政策逐漸減弱或退出,“衰退式”順差的可能仍會延續。如果國內政策重新強調逆周期調控和“六穩”,那么“衰退式”順差的可能會有所減小。
投資 增速企穩 結構優化
經歷了連續兩個月下行之后,投資數據也出現了小幅回溫跡象。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將近30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比1-5月提高0.2個百分點。
“談到投資,我們講投資有三大塊主要內容,一是制造業投資,二是基礎設施投資,三是房地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去年以來一直還保持比較快的增長,增速大概在10%左右,1-6月略微有所回落,為10.9%;制造業投資最近兩個月小幅加快,基礎設施投資1-6月比1-5月略有加快,這是三大投資近期的基本表現。”毛盛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3個月回升,6月增長6.8%,比一季度加快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
此前,業內對下半年制造業投資形勢并不看好。有評論指出,投資能力方面,年初以來制造業利潤在負增長區間探底,周期方面,制造業尚處在主動去庫存階段。
但高端制造業將為制造業投資創造新的機遇。數據顯示,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1%,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1個百分點。
而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累計上半年來看,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4.1%,增速比1-5月提高0.1個百分點。
毛盛勇介紹,政策效應還會繼續得到發揮,包括專項債的發行力度在加大,一些新辦法的出臺,確確實實加快了補短板、強后勁的重大項目的批復,下階段這些項目會陸續落地見效,因此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低位回升。
民間投資依然是“穩投資”的重要一環。數據顯示,上半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超18萬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比1-5月提高0.4個百分點。有評論指出,下一步必須毫不動搖地引導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放寬市場準入鼓勵民間投資進入更多領域。要積極向民營企業推介項目,鞏固民間投資良好增長勢頭,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個人破產制度試點怎么回事?什么是個人破產?2019-07-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