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從西藏日喀則市官方了解,截至目前,該市共脫貧13.82萬人、1153個村居退貧。其中,2018年退貧村居達646個,今年年內該市將完成全部貧困人口脫貧摘帽。
日喀則地處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腳下,作為西藏的農牧業大市,糧食產量占西藏的40%以上,素有“西藏糧倉”之稱,共有85萬各族民眾生活在這里。自2017年以來,該市亞東縣、吉隆縣、白朗縣等先后退出貧困縣,越來越多的民眾在快速發展中實現脫貧致富。
資料圖:日喀則市民接受義診。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日喀則市白朗縣曲奴鄉彭嘎村村民普赤在此前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隨著民生項目和脫貧政策的落實,村里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家中的子女也都享受到教育“三包”政策,“養育孩子、供孩子上學都已經沒有任何負擔了”。
“日喀則市桑珠孜、昂仁、定日、仲巴、仁布、崗巴6個縣區摘貧帽。”日喀則市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張云寶當日在拉薩透露,2018年,該市上述6個縣區成功退貧,實現5.3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5.1%,為2019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悉,2019年,日喀則市將脫貧攻堅資金、項目、政策集中向今年計劃摘掉貧困帽子的江孜、拉孜、南木林、薩迦、謝通門、薩嘎6縣傾斜,并通過扶貧產業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行動等重點工作,確保上述貧困縣脫貧摘帽、3.48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日喀則市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下簡稱:專合組織)作為打贏脫貧攻堅的重要突破口和農牧區民眾、尤其是貧困民眾穩定增收、穩定脫貧、穩定就業的重要平臺,大力推動其發展。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專合組織發展到5730家,生態、勞務、種植、養殖、手工、運輸、工程機械等專合組織已實現村居全覆蓋。
張云寶表示,日喀則市將通過擴大產業規模、做強產業支撐、嚴格項目監管、強化利益聯結和發展“飛地經濟”等,全力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引導貧困民眾參與產業、分享收益、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累計報告職業病97.5萬例 實際發病人數更2019-07-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