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喬家大院曾因變更為民營資本控股而備受質疑,3年多以后,改制風波的質疑之聲尚未平息,喬家大院卻又被取消了旅游景區質量等級,5A景區“金字招牌”被撤下。
文化和旅游部7月31日通過其官方網站公告,文化和旅游部對復核檢查嚴重不達標或存在嚴重問題的7家5A級旅游景區處理,其中,給予山西省晉中市喬家大院景區取消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處理。
8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山西省祁縣文化和旅游局獲悉,祁縣縣委、縣政府針對喬家大院被取消旅游景區質量等級一事成立的綜合整治領導組。祁縣縣委宣傳部則告知澎湃新聞記者,整治行動已經開始,未來整治工作有新進展將及時公布。
商業氣息太濃:
“花135元逛商店”
7月31日,祁縣文化和旅游局還就喬家大院被取消旅游景區質量等級一事發布書面回應稱:
這一事件的發生給全市乃至全省旅游環境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面對國家文旅部的處理決定,祁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虛心接受,全部認領,連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對照國家5A級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的有關標準,成立了綜合整治領導組,從景區環境提質、沿線秩序整治、安全隱患排查、服務能力提升4個方面立即開展整治行動。并同步啟動調查問責程序,對相關責任人嚴肅問責。
回應表示,祁縣將從頭做起,集中一個月的時間全面整改提升,以更嚴的標準、更優的服務,確保景區整治取得顯著成效,力爭最短的時間使喬家大院景區重新達到5A評估標準,為各地游客提供一個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旅游環境,弘揚晉商文化,重塑景區形象。
對于喬家大院被撤5A景區“金字招牌”的原因,有祁縣相關人士透露,整改涉及的問題主要是喬家大院商業氣息太濃。
“商業氣息”究竟指的是哪些方面,祁縣方面并沒有透露更多內容。
不過,記者在各個點評網站看到,有不少游客有對于景區過度商業化不滿的評論。一名游客留言稱:
“院子擴建了不少,改得不倫不類。不想逛了,想出去,找不到出口,到處都是賣東西的攤位,搞得跟迷宮一樣。如果有人喜歡花135元逛商店隨意。”
實際上,“商業氣息”難免容易與此前喬家大院的改制風波聯系在一起,2016年的改制曾一度被輿論質疑:喬家大院被賣給了民營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喬家大院建于1755年,因2006年播出的同名影視劇而聲名大噪。1986年,喬家大院作為景點對外開放。該景區格局為“四堂一園”,由在中堂和德興堂、寧守堂、保元堂、花園組成,其中德興堂、寧守堂、保元堂以及花園為2010年恢復建設。
12年前啟動首輪改制卻擱淺
事實上,喬家大院的改制風波總共經歷了兩輪。早在2007年12月,祁縣政府與上海盛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即盛富泛亞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中昊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意向書,喬家大院的經營權被折為股本,歸入三方共同出資成立的“山西喬家大院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按照當時的協議,上述新成立的公司經營期限是20年,景區門票收入全部歸新公司,新公司每年向祁縣政府交付“文保管理費”1000萬元。其余收益按照股權進行分配,國有股份僅占25%。
然而,此事卻遭到了喬家大院景區職工和當地村民的強烈反對,職工和村民認為此舉涉嫌“賤賣國有資產”。
2008年1月,國家文物局、山西文物局等文保部門,以喬家大院的經營權作價入股、把喬家大院作為企業資產交由公司經營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規定為由,叫停了上述交易。
2008年6月,祁縣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宣布同意成立山西喬家大院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家大院公司”),盛富泛亞為發起方,認購喬旅股份2800萬股,持股70%。其余兩名發起方分別是祁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和祁縣喬家堡旅游景點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家堡旅游”)。
2009年4月,上海盛富投資轉讓了大部分認繳的股權(包括資金已到位部分、資金未到位部分),最后只剩下總股本的2.5%,祁縣國資委和喬家堡旅游出資認繳其轉讓的股份。
此時山西喬家大院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變為祁縣國資委持股77.5%,喬家堡旅游持股20%。
喬家大院公司的股權結構由國有控股。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王毅夸獎外國記者中文好怎么回事?王毅夸獎外2019-08-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