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新片區終于塵埃落定: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包括小洋山島、浦東機場南側區域以及南匯新城、臨港裝備產業區等在內的臨港部分陸路區域。臨港,究竟為何會入選?
長江泥沙經年沖積,錢塘江的浪潮頂托以后不斷沉淀,形成了臨港這塊土地。21世紀初,開發者們用洪荒之力,在此填海圍城時,再大的想象力都很難描繪出今日臨港的發展:S2建成,東海大橋通車,洋山開港,四大開發公司南下,產業區崛起,16號線貫通,特斯拉進駐……這個離上海市中心75公里、孤懸東南海濱的地方,一點點發力、一步步前行,描繪著新城新景。
但這些,都不足以回答為何會被選中這個疑問。
特殊經濟功能區:為什么是臨港
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其中一個定位。新片區的“新”和“特”,不是簡單的空間擴大,也不是簡單的政策平移,而是形成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新功能、新產業、新經濟,打造全球經濟網絡新樞紐。
為何要在臨港落子布局?
此前,有位業內人士曾說:新片區要綜合考慮對國際化產業的承載力和對區域綜合監管的便利度,還要符合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區對交通運輸條件的要求。
“五龍匯聚”,被用來形容臨港的區位交通優勢: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的交匯處,這里是世界上少有的集“海、陸、空、鐵、水”五種交通于一體的區域。
在臨港產業區內,有一個不怎么出名的港口——上海南港。它是東南部地區唯一的多用途、綜合性公共港區。短短三年,南港就發展成全球排名前六的滾裝碼頭,2018年,從這里轉運分撥的汽車就有40萬輛。
港區聯動,極大便利了先進制造業的集聚發展。中船、西門子、商飛、瓦錫蘭、馬士基、DHL、上海電氣、上海汽車……國內外著名產業集團和物流企業,在這兒壘起了汽車、船舶、航空、海洋等產業制造基礎,無不是國際經濟的“兵家必爭之地”。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戶臨港前,高層特意來到這里考察。據說當時他們站在港口、面向杭州灣遠眺時,不停地說著“Great”!特斯拉選擇落戶臨港,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中臨港產業區里擁有這樣一個與產業緊密結合的,能夠通向世界的口岸。
未來,大量零部件海運而來,超級工廠產出整車,又海運分撥到亞太區域。“特斯拉是我們向高端產業邁進、堅持深度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的一個示范”。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波說,“臨港新片區要呈現的,正是高端制造業與塑造國際產業鏈的結合。”
地理優勢、產業積淀,而新片區著眼的“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等制度突破,必然與產業升級相輔相成。
責任編輯:林晗枝
- 上海自貿區斐濟國家館在滬揭牌2018-11-08
- 上海自貿區首次發布文化藝術藍皮書2017-08-21
- 堅持制度創新 上海自貿區進入新一輪建設2017-07-28
- 上海自貿片區新增服務業 擴大開放項目183個2017-07-27
- 上海自貿區建設核心是堅持制度創新2017-07-27
- 朱民:上海自貿區要增強“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功能2017-07-11
- 上海自貿區將啟動“貿易調整援助”試點工作2017-07-11
- 首設自由貿易港區,上海自貿區改革方案全面升級2017-04-12
- 上海自貿區將努力打造成為全球最佳投資目的地2017-01-10
- 外商獨資私募登記備案破冰 上海自貿區發首張牌照2017-01-1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喬家大院暫停運營怎么回事?喬家大院為什么暫2019-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