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6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吳江龍)剛剛送別“倡導恢復高考第一人”査全性院士,今日,武漢大學再次傳來令人痛惜的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化學家、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仁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北京時間2019年8月6日15時1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卓仁禧院士1931年2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廈門市;195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分配到武漢大學化學系擔任助教;1957年至1959年到南開大學進修,在前蘇聯專家指導下進行有機硅化學研究;1960年任武漢大學化學系講師,1978年晉升為副教授,1982年晉升為教授;1983年至1984年赴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學者,從事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當選為國際生物材料聯合會會士( Fellow);歷任武漢大學化學系主任、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主任等;2018年12月光榮退休。
卓仁禧院士曾先后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組成員、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副主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武漢市科技專家委員會主任、湖北省高級專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擔任《高分子學報》《離子交換與吸附》、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和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等國內外雜志副主編,Polymer International雜志執行編輯,《高等學?;瘜W學報》和《高等學校化學研究》雜志編委等。
卓仁禧院士畢生從事有機硅化學和生物醫學高分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屢擔國家重任,從研制光學玻璃防霧劑,到彩色錄像磁帶粘合劑和助劑等,不斷攻堅克難,成功解決了不少關乎國防及民生的難題。上世紀七十年代,根據國家需要,卓仁禧院士勇挑重任,攻堅克難,創造性研制成功有機硅光學玻璃防霧劑,作為保護涂層應用于國防等多個領域;卓仁禧院士還與同事們一起將作為原材料的二元共聚物部分水解,同時加入一種有機硅化合物作為助劑,成功解決了當時電視屏幕的“閃”點問題。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卓仁禧院士開始系統研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問題。在聚磷酸酯合成方法的研究中,發現新的溶液縮聚催化反應和脂肪酶催化含磷環狀單體的開環聚合反應。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卓仁禧研究組研究基因治療化學載體,并取得出色成果。由于在有機硅化學和生物材料領域所取得的系列創新性成果,卓仁禧院士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勵,包括國家科學大會獎兩項,國家科技發明獎三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四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兩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等。
卓仁禧院士十分重視學科發展和科研平臺建設。上世紀八十年代,卓仁禧院士從美國進修回國后,結合國內外高分子學科的發展趨勢及國家需求,在當時科研條件非常艱苦的環境下,以遠見卓識和高昂熱忱在武漢大學化學系開創了生物材料研究方向,并系統開展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包括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藥物及基因傳遞載體,生物活性高分子,磁共振造影劑,固定化酶及其應用,組織工程材料等。目前,該方向已成為化學、材料、生物、醫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前沿和熱點領域。卓仁禧院士帶領的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實驗室于1993年被國家教委批準成立開放實驗室,并于2003年被教育部批準成立重點實驗室。目前,該實驗室已經成為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領域具有國際影響的重要基地,建立了一支創新能力強、結構合理、可持續發展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取得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原創性高水平研究成果。
卓仁禧院士執教數十載,始終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以行立教、鼓勵創新。他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的思想和創新的能力”,常常鼓勵學生“要創新地學習”,在指導研究生時因材施教,給予學生創造空間。在七十多歲的時候,卓仁禧院士仍然堅持親自講授研究生課程,他講解化學原理深入淺出、推論嚴謹,且有問必答、風趣幽默,令學生如沐春風;八十高齡時,他仍然關心實驗室的科研工作進展,常常與實驗室老師探討研究前沿,還到實驗室對研究生的科研方向給予具體指導。半個多世紀以來,卓仁禧院士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研究高分子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優秀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已成為我國相關領域的科研中堅力量。
卓仁禧院士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科學家,他懷揣科學強國之夢,畢生服務國家所需,身體力行地書寫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卓仁禧院士于1960年、1987年先后兩次獲“湖北省勞動模范”稱號,1986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晚年的卓仁禧院士仍積極參與學術科研活動并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學科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獻計獻策。卓仁禧院士深信“黨支部活動對于增強老師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八十高齡時仍積極參加黨支部活動,2016年被評為“武漢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我國生物醫用高分子研究領域的創始人之一,卓仁禧院士把畢生奉獻給了我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為我國化學學科特別是高分子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ofo有樁模式怎么回事?ofo為什么推出有樁模式2019-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