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此外,支持中國衛星的智能手機和車載設備也在激增。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20日報道,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相比之下,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
《日本經濟新聞》統計了美國衛星接收器企業Trimble公司的衛星軌道數據,發現中國北斗衛星快速成長的態勢十分明顯。僅2018年就發射了18顆衛星,目前共有35顆北斗衛星投入使用,超過了GPS的31顆。此外,俄羅斯為24顆,歐盟為22顆。
報道稱,在聯合國195個會員國中,有130個國家首都上空一天中可觀測到的北斗衛星數量超過GPS,其中100個國家位于亞洲、非洲等地。
報道還稱,在巴基斯坦北斗衛星被用于軍事系統,突尼斯則用于無人駕駛,包括中東在內已有超過30個國家實際使用北斗系統。如果北斗成為這些國家的衛星定位標準,中國將在推行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占據優勢。
報道指出,在紐約和倫敦,有些時段的北斗衛星可見星數匹敵GPS和歐盟衛星。在日本東京上空,北斗衛星最多時有20顆以上在軌飛行。
報道還指出,可見星數越多,越容易提高精度,預計中國今后還將發射10顆左右。
東京海洋大學的教授久保信明認為,“數年后北斗的精度將追上發達國家”。
與此同時,GPS僅向地面發送信號,難以鎖定接收信號的終端的位置信息,但北斗具備收發信號的功能。
報道稱,美國曾借助GPS在全球定位服務領域先行一步,而中國正一步步奪取美國的地位。
報道還稱,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衛星領域中國已開始反超美國。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臥龍上萬游客滯留怎么回事 強降雨致當地多處2019-08-2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舞劇《海的一半》泉州演出直擊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