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昨天是中國第三十五個教師節,我們都知道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或許很少有人會真正體會到教師“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的艱辛。

      有數據表明,約7成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當前教師中不同的健康狀態的比例分別是:健康占10.4%,亞健康占45.55%,前臨床狀態占23.63%,疾病狀態占20.42%。這表明,有69.18%的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相比一般人重度亞健康發生率10%這個數字高出許多。高強度的工作給教師的生理尤其是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對兒子的標準永遠是100分

      重點小學教師患上抑郁癥

      9月10日,除了教師節,也是世界預防自殺日。在這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大約每40秒,就有一個人選擇一種極端的解脫方式:讓自己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自殺的人中,有70%都是抑郁癥患者;而在抑郁癥患者中,有70%的人都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這不由得讓我們更加關注起教師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

      工作辛苦,壓力巨大,這是很多老師的真實寫照。由于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注定我們可能承受多種多樣的壓力。有源自工作本身的壓力,有源自生活方面的壓力,有源自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方面的壓力……職業倦怠、身心透支等現象侵襲著教師群體的身心健康及職業幸福感。有老師直說“不敢想,心亂如麻是現狀”。

      39歲的秦女士(化名)是一所重點小學語文老師,一直忙工作,32歲才生寶寶。兒子5歲時,她就讓其上小學,對兒子的標準永遠是100分。有時孩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要訓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為什么考不到……”

      久而久之,秦女士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十分愚鈍。今年4月,兒子一次考試只考了72分,秦女士留了一封遺書,吃了大半瓶安眠藥自殺,幸虧發現及時,保住了性命,但被診斷為嚴重的抑郁癥,后來在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吳萬振副主任醫師的治療下,病情有所好轉。

      每天工作12小時

      做夢都在備課

      9月初,剛剛開學,杭州的年輕教師肖肖(化名)面對家長的挑剔、領導的期望,出現了不少的心理壓力,并經常失眠、焦慮。來到醫院就診,經吳萬振副主任醫師診斷,肖肖患上了焦慮癥。

      肖肖說,半年前她應聘到某小學做語文教師。一些家長認為她缺少工作經驗,“鎮”不住淘氣的學生,時而去校長那里詢問她的情況。有一次她正在班里講課,眼角余光發現門外有兩個人探頭探腦,起先她沒在意,下課后她才知道,那兩人是來“查崗”的學生家長。校領導也曾經以提高升學率、嚴抓教學質量為主題找她談話。

      肖肖說,其實她每堂課都很努力地做準備,主動向老教師們請教,每天工作的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甚至在夢里都在為第二天的課程做準備,為此她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經常失眠。過完暑假剛開學,她的失眠更加嚴重了。

      吳萬振介紹,她接診過一些像肖肖這樣的患者,來自家長和領導的壓力令一部分年輕教師變得焦慮不安。許多家長希望老師也能像父母一樣關心、教育孩子,但家長某些行為會給老師們帶來無形的壓力,自我調節能力較弱的新老師因此產生焦慮等不適應癥狀,嚴重的甚至影響教學和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吳萬振建議,新老師要正視各方壓力,學會自我調節、釋放;多跟老教師請教經驗,多與學生家長溝通,增強自身業務水平,建立師生間的良性循環。

      教師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老師們要學會自我調節

      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王志軒醫師表示,教師的心理健康標準是敬業,熱愛教育事業,喜歡自己的工作;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學生時能夠引導其保持心理健康。

      但說起來很簡單,其實教師這份工作經常會有難受、想哭的時候。多半的教師會感到在工作中煩惱多于歡樂,七成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普遍存在,長此以往會影響到學生們的情緒。

      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學校要及時地對教師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提升教師的心理素質;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引導教師掌握心理學知識,指導教師學會自我調適。教師的心理能否盡快康復,取決于教師的自我調適和恢復能力,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自我調適,才是心理康復的根本之道。

      面對壓力,如何調整呢?

      1、表達情緒: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如痛哭、傾訴等方式給情緒一個宣泄的出口,來降低情緒的強度,讓情緒得到緩解,可以更理性的看待事物。

      2、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適當調整自己的目標,不要過分苛責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積極的評價自己。

      3、運動:研究表明,運動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有益于情緒穩定的神經遞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跑步、游泳、瑜伽等,通過運動來減壓,調節情緒。

      4、放松訓練:通過腹式呼吸、冥想等方式來放松心身,學習有意識地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時間接地松弛緊張情緒,從而達到心理輕松的狀態,有利于身心健康。

      5、學會求助專業人員:當通過上述方式仍不能改善自己的情緒和軀體問題時,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員如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幫助,盡快得到專業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責任編輯:林晗枝

      相關閱讀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家隊”出手 我國多部門組合拳彰顯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拍拍拍色欲|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亚洲色欲色欲www|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成人久久|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精品无码mⅴ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