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蓉月餅、人造肉月餅都是今年月餅市場的明星。
中秋節將至,月餅依舊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中秋食物和送禮佳品。
9月10日,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中秋消費數據顯示:節前兩周全國月餅銷量是去年同期的1.52倍,而月餅、糕點類禮券的銷量為去年同期的2.6倍。同時,全國范圍內月餅的異地訂單是去年同期的2.07倍,其中3-6線城市的消費需求增長強勁。
另外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了解到,今年的月餅市場可謂種類繁多,還有緊追市場熱點的“人造肉”月餅。
“蓮蓉蛋黃”王者歸來
作為傳統美食文化之一的月餅,月餅衍生出多種經典口味,但最受歡迎的依舊是蓮蓉蛋黃月餅。蓮蓉蛋黃餡的月餅銷量是去年同期的近1.8倍,牢牢把握“國民舌尖”第一名,其次是五仁、火腿、豆沙、奶黃和水果。
除以上口味之外,安徽、福建、江蘇、廣東、廣西、海南等東南沿海地區的消費者比較喜歡“黑芝麻”;而“棗泥”更受北京、河北、河南、黑龍江、山西等北方地區的消費者青睞,重慶、云南、貴州、湖北等省份的消費者則偏愛“鮮花”口味。在浙江、廣東等地區,“榴蓮”味也較受歡迎。在全國范圍內,“榴蓮”、“紫薯”和“鮮花”月餅的銷量都是去年同期2倍以上。
與此同時,“混合口味”銷量是去年同期的2.7倍,接近總銷量的48%,意味著消費者越來越趨向于選擇不同口味混合包裝的“全家桶”。
中國幅員遼闊,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滇式等月餅類別,被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從銷量上看,蘇式月餅最受歡迎,其次是廣式、京式,但銷售額最高的為廣式月餅。“廣式月餅”以廣東為核心,向湖南、江西等華中地區輻射,銷售額在當地銷售額占比TOP5的地區為廣東、海南、廣西、湖南、江西。“蘇式月餅”在全國分布更為平均,有21個省市的“蘇式月餅”銷售額在當地占比超過30%,占比排名前五地區為河北、山東、江蘇、甘肅和四川。“京式月餅”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華北地區為主要銷售區域。
另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注意到,2019年月餅品類的五花八門還體現在一些新概念上,比如貼市場“人造肉”熱點的“人造肉月餅”。比如某品牌推出的人造肉月餅在9月10日開始發貨,價格為88元一盒,宣傳頁上還貼上了比爾蓋茨、萊昂納多和施瓦辛格的照片。店鋪客服介紹,“肉餡”100%來自植物,通過他們的食品創新科技制成。
“人造肉”概念在今年受到市場熱門關注,其中的明星企業是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于5月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中國一些企業也在人造肉領域躍躍欲試。中秋佳節的月餅市場也成為了他們的市場初探。
異地訂單數量大增
中秋之禮寄相思,中秋期間不少人因學業、工作、旅游等原因,無法與家人、朋友一起過節,轉而通過京東傳遞他們的禮物、表達心意。據悉,2019年全國范圍內月餅的異地訂單是去年的2.07倍,其中增長最快的省份(自治區)是吉林、陜西、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江西。
根據京東的數據分析,2019年月餅消費市場的兩大特征明顯,一是低線市場的異地訂單增長迅速,江蘇、廣東、安徽、河北、河南的中小城市、縣域、農村收到異地訂單最多。這得益于京東智能產業鏈的升級革新,以及京東物流在全國各線級城市布局的持續完善。海南,甘肅,新疆、內蒙古和吉林位列“收到外地親友寄來月餅占比最多省市”TOP5。
二是1-2線城市向3-6線發送的訂單數量上漲、金額增加。廣東、北京、江蘇、四川、上海、山東、河南、浙江、河北、湖北是向異地(3-6線城市)發出訂單最多的省市。其中廣東省用戶發送的外省訂單最多送往湘、鄂、桂;北京市輻射冀、魯、豫;上海市則輻射皖、蘇、贛。
分析人士指出,大城市集聚了大量外來人口就業、生活,因此通過1-2線城市向低線市場傳遞消費理念和品類,甚至形成“指導性”消費,對推動全國性消費升級有一定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節日臨近,除了月餅,酒類、堅果、蜜餞等同樣銷量上升,節前兩周的葡萄酒、白酒的銷量是平日的約1.6倍,主要偏男性消費者購買;而女性消費者偏愛堅果、蜜餞,節前兩周的銷量是平日的1.44倍。此外,食品禮券的銷量是平日的2.6倍,海鮮水產銷量是平日的1.74倍。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奔馳金融公司被罰具體什么情況?奔馳金融公司2019-09-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