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正門,斬黑手”,日前,湖北省為引導大學生遠離“非法校園貸”,將按照每個學生消費貸款 5000 元左右標準,向全省大學生投放80億元至100億元消費信貸,滿足大學生正常消費信貸需求,“以正規金融供給驅逐不良網貸毒瘤”。
不良網貸毒瘤,已經讓偌大的校園無法安放一張平靜的書桌了!湖北此番擬向大學生投放的百億消費貸款,政策初衷與各地持續時間不短的“校園貸”整治一致,區別在于摸排、防范和打擊之外的“開正門”思路。通過“加大正規金融服務主動供給”的方式驅逐不良網貸,初衷或值得肯定,但其在輿論場所引發的廣泛熱議也頗值得深思。
湖北銀保監局面向大學生推出高達百億的消費貸款,可能也并非新的貸款政策,而只是對校園金融產品運行模式的一次整合與調整。據《湖北日報》報道,百億“消費貸”是當地按照“小額、方便、快捷、高效”原則探索建立動態、持續、完善的校園金融服務產品體系,通過“再造校園信貸產品流程,取消或降低對大學生所在學校的資質要求”的方式來加大正規金融服務的主動供給。但小額、快捷的幾千元貸款限額,與當下的一些常規銀行金融服務(比如學生信用卡)具體差異還有待厘清,除了國家已經兜底保障的助學貸款,學生消費貸款的合理性與必要性同樣值得商榷。
必須要說,在一些銀行機構的常規操作中,為學生提供貸款(或者辦理可用于透支的信用卡)的動力不足,主要是基于對學生還款能力的現實評估。盡管大學生多已成年,但學生貸款或者信用卡的主要還款源依然是家庭和家長。不少地方的國家助學貸款,更側重以生源地貸款的方式發放,可能也是在從還款源角度做考慮。
因為需要監護人以簽字認可來放貸或者開卡,不少在校生的貸款(或者透支)消費的需求被壓制,一些不良校園貸于是趁虛而入。基于此,湖北此次正規金融服務的“開正門”到底怎么開,頗值得審慎觀察:如果是以降低資質審核標準的方式提供貸款,銀行同樣可能面臨諸多還貸、還款的壓力和難題;如果同樣需要家長背書和提供還款保障,則是否依然無法與放款標準極低的網貸相抗衡與“競爭”,使驅逐網貸的初衷打折?
換個角度,將大學生“正常的消費信貸需求”做拆解,不免讓輿論有所疑問:大學生需要以信貸來滿足的消費需求是否還在正常、合理的范疇之內?在經濟較好的家庭,大學生正常消費需求多可以得到認可而滿足,而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需要貸款解決的“正常消費需求”,則需要家庭對貸款必要性和還款能力有商討有共識。事實上,目前爆出的校園貸悲劇中,也較少出現以滿足基本學習、生活需求為目的的貸款,毋庸諱言,大學生貸款消費、透支消費的理念和態度并不值得鼓勵。
大學生消費貸會不會形成不好的激勵?
更進一步說,此番地方銀保監局牽頭向大學生投放近百億的“消費貸”,可能不僅需要為具體操作、運行的銀行做還貸風險的預警和評估,還要警惕投放型政策語境下類似ETC辦理的任務執行模式。在滿足正常消費的初衷下,政策出臺主體要有能力、有預案來切實避免出現客觀上刺激甚至誘導大學生貸款消費的問題。
不良校園貸以放款門檻低、還款利息高甚至催繳手段惡劣而為人所知,對其中的諸多非法行為需要的是校園與社會力量的密切配合,需要加強執法并保持高壓。以“開正門”的思路來改善校園金融供給服務或值得探索,但多元的校園金融服務也同樣不能放松對金融風險的預警和對金融秩序的規范,對尚未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客觀上這也有助于其養成健康的消費觀念和健全的責任意識。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郵票發行時間及意義 新2019-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