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星期二)10:00,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一場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財政部部長劉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介紹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并回答記者提問。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新中國70華誕來臨之際,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行系列新聞發布會,回顧70年來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今天,我們舉行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介紹7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先生,財政部部長劉昆先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有關情況。首先先請寧吉喆先生作介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 寧吉喆: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新中國70華誕來臨之際,很高興有機會向大家介紹新中國7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7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頑強拼搏,實現了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70年的輝煌成就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飛躍。70年前,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一聲宣告,標志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70年來,我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1952年—2018年,我國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第二,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二大國。移動通信、現代核電、載人航天、量子科學、深海探測、超級計算等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實際增長59.2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1956年實際增長28.5倍。
第三,我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70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快速增長,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力水平、工業裝備水平、基礎設施網絡的提高和健全。201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13.2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分別居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一;公路里程48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3萬公里,居世界第一。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社會保障、扶貧脫貧、生態環保事業全面發展。70年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為77歲,森林覆蓋率從197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
責任編輯:林晗枝
- 7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翻了一倍多2019-09-05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多少 居民有8年多的時間帶病生存2019-07-3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光頭警長內地安家怎么回事?光頭警長劉Sir為2019-09-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