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以空降兵軍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為主體抽組而成的空軍徒步方隊將精彩亮相。近段時間以來,方隊官兵把閱兵場當做戰場,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刻苦訓練的勁頭很足,訓練水平提升很快。
下午3點的閱兵訓練場,被烈日炙烤得發燙,一個個方隊走過后,踏起陣陣白煙。空軍徒步方隊提前來到定點位置,開始了下午的訓練。
黃繼光班班長程強在閱兵訓練場 彭洪霞攝
第14排面的受閱隊員程強每次站軍姿,都會向教練申請,在腿上捆背包帶糾正腿型。方隊里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老習慣了,從閱兵選拔至今,背包帶就一直伴隨著程強的訓練和生活。
程強有點“O”型腿,站立時膝蓋并不攏,所以在閱兵選拔之前一個月,他就開始進行腿部的矯正,晚上睡覺的時候也在膝蓋處捆著背包繩。“當時不適應,經常從腿的麻木疼痛中醒來。但是現在腿已經能并上了,我自己也習慣了。”
程強訓練認真刻苦,多次獲得方隊“訓練標兵”,但許多人認識他卻并不是從這次閱兵集訓開始的。
2008年汶川地震,頃刻間,地動山搖,滿目瘡痍!手持“黃繼光英雄連”紅旗的空降兵部隊趕來,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救災結束時,當時讀小學的程強手舉“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立下誓言,被媒體報道后,程強也被網友稱為“地震男孩”。
對當年空降兵前來家鄉救災的情形,程強記憶猶新。“他們頭盔上有‘空降’兩個字。他們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幫我們搭帳篷,重建家園,我們也把他們當做救命恩人。部隊完成任務要歸建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非常舍不得,老百姓也把最好的東西,雞蛋、水果拿來送別他們。當時我12歲,還在讀小學,老師問我們有什么想對解放軍說的,可以寫下來。于是,我就舉起了‘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
12歲的程強高舉“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
也是從那時起,“長大當空降兵”這顆理想的種子在程強心中生根發芽。2013年,程強報名參軍,來到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成為了夢想中的空降兵。從參加新兵第一批傘降訓練到重大演習的摔打磨練,4年來程強一直沖鋒在前,很快成長為一名空降尖兵。
2017年10月,程強通過競選順利接任“黃繼光班”第38任班長。這一次,作為英雄精神的傳承人走上閱兵場,他對自己提出了最高標準。“我們黃繼光班有一個口號,叫‘第一只是合格,過硬才是標準’。什么是過硬?就是追求完美、追求極致。閱兵訓練也一樣,我想把每個動作都做到最標準。”
然而,閱兵訓練不同于其他軍事訓練,在集訓初期,程強就遭遇了不小的挑戰。有軍姿站立兩腿合不攏的老毛病,還有肩膀窄槍帶容易滑落,正步踢腿腳尖上翹等一連串的新問題。程強說,那段時間他也曾猶豫過。“我每天坐在榮譽室門口,想著新時代的黃繼光英雄精神‘忠誠、勇敢、善戰、奉獻、擔當’。特別是‘擔當’,我想我作為黃繼光班的班長,如果我倒下了,那讓其他戰士們怎么堅持?我有這樣的責任去帶好頭,所以就一點點堅持,大概半個月時間,慢慢地把身體調整過來。”
訓練中的困難仿佛是一個個屹立在眼前的山頭,調整好心態,程強對自己發起沖鋒。
程強說:“我腳尖上翹那我就壓腳尖。掛槍帶容易滑落,我就把槍帶放在肩骨上使勁往下拽,肩膀向上頂,讓我這里的骨頭往上長,起到一個限制的作用。”
無數次的努力,換來的是鳳凰涅槃般的成長。現在,程強的“O”型腿已經基本能夠并攏,腳尖踢40公分高也能與地面平行;左肩骨足足凸出了1厘米,槍帶再也沒有從他的肩頭滑落。程強說這是閱兵的烙印,也是特殊的軍功章,更是傳承英雄精神的一種體現。
憑借著刻苦努力,程強連續拿下“軍姿標兵”、“進步之星”等多項榮譽,并被任命為排面小教員兼班長。針對有的隊員隊列動作不規范的情況,他言傳身教講動作、教方法。
在方隊考核中,程強所在排面先后5次奪得“軍事訓練優勝排面”流動紅旗,9人被評為訓練標兵,成為閱兵訓練場上名副其實的“黃繼光班”。
“訓練下來,我經常跟大家討論,和平年代,又有多少槍眼能讓我們去堵?幾乎沒有。但是在閱兵的‘戰場’上,面對困難,不服輸,死磕到底,我認為這也是對黃繼光精神的繼承,秉持著這種信念、信仰,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就會有力量。”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怎么給微信頭像加國旗正確方法 請給我一面國2019-09-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