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10月30日,當由《人民政協報》組織、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藥學會理事長孫咸澤帶隊的“醫美行業專題調研組”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時,九院的專家們有的戴著口罩從門診下來,有的穿著罩衣從手術室出來,還有的拿著熬夜整理的厚厚一沓書面材料,他們要“反映問題”。
去年8月,一家民營醫美機構發布的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或達2245億元。白皮書同時顯示中國醫美市場共有超過10萬家非法執業的工作室、美容院等。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更是揭露了驚人的“黑醫生”信息,數據顯示,在“黑醫美”市場中,每10名醫美從業者中,就有9名“黑醫生”。
3000元就能當“醫美咨詢師”,23萬元一針的維生素C賣給消費者
“3000元進修一個月,就能給你發一張醫美咨詢師的執業資格證。這些咨詢師,有賣化妝品的,有賣衣服的,有開飯館的,他們給你建議你應該怎么整形。”上海九院整形外科主任孫寶珊做了18年醫療質量監控工作,一直在醫療美容質量監控的第一線,他告訴記者,所謂的“醫美咨詢師”行當正在帶壞年輕的“正規軍”醫生,破壞整個行業的生態。
醫美咨詢師即“美容醫學咨詢師”,按照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容與美容學分會的官方解釋,是美容整形機構中從事咨詢工作的、在整形醫生和求美者之間架起溝通橋梁從業者。美容醫學咨詢師認證參考國家其他職業資格認證辦法,資格認證工作主要包括培訓與考核兩個部分。
但在網上搜索“美容醫學咨詢師”這個關鍵詞,可以看到,“正規軍”幾乎找不到。相反,你可以看到醫學美容專業大學本科畢業的“Tina老師”教你如何通過每天堅持畫畫提升品位,一天為20位客戶服務;可以看到醫美機構招聘咨詢師的“暗門”,直指咨詢師就是“客服+銷售”的本質;可以看到所謂專業的發證機構招生廣告,一個月集訓就能給你發張證;還可以看到機構開出的“底薪500+補貼500+提成”,但每月能掙萬元以上的“神奇”招聘廣告。
“醫療美容行業現在變成技術質量極差的一個行業,理發店、美容院、足療店,只要膽子夠大,都能干醫美。”孫寶珊說,醫美行業門檻低、市場大,很多“老板”蜂擁而至,“做壞一個,頂多民事責任,賺100萬賠20萬,劃得來。”
孫寶珊見過有的民營醫美機構用維生素C、生理鹽水、維生素B12兌在一起做成“美容針”,再以23萬元一針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也見過開個雙眼皮報價10萬元,竟有人為之埋單的“怪事”。“見得多了,這在醫美行業早就不稀奇了。”孫寶珊說。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欒杰也注意到了這種“怪事”,“很多民營醫療機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它們把大把錢花在店堂上、門面上,裝修豪華,但手術室里用的線和針都是最便宜的。引流管如果能用輸液器替代,絕對不用引流管”。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維C美容針賣23萬怎么回事?維C美容針賣23萬真相醫美行業亂象揭露2019-11-01
- 維C美容針賣23萬成本多少錢 維C美容針真的有效果嗎2019-11-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19歲女孩保研北大怎么回事?19歲女孩保研北大2019-11-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