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中衛市“騰格里沙漠邊緣再現大面積污染物”的消息引起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11月9日已派出工作組趕赴事發現場,對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據新京報記者10月16日現場調查發現,污染物為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紙漿生產線早期產生的廢棄物。10月18日,新京報記者向中衛市委進行了情況反映,中衛市委、市政府立即安排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局、市水利局等單位對問題調查核實,責令有關部門和涉事企業立即整改。
目前,現場正在進行污染物清除。截至記者發稿時,中衛市清挖污染物約4.2萬余噸,均被裝袋封存,待屬性鑒定結果明確后采取相應處置措施。中衛市生態環境局對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涉嫌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污染物系十幾年前的造紙黑液
在中衛市距離騰格里沙漠最近、風沙最大的“西風口”,有一片占地二十萬畝的美利林區。污染場地就隱藏在林區之內,距沙坡頭自然保護區邊界大概600多米。
10月16日,記者在一處“傾倒坑”前看到,這個坑長430多米,寬120米多米,面積大約在5萬多平米,約80多畝。黑色污泥從沙子里斷續露出,形成造型各異的大小“圖案”,沒有任何防滲措施,氣味刺鼻。
隱藏在美利林區內的污染地,經記者調查,總共有14 處污染點,最大的面積有80多畝。
因為剛剛下過雨,有些地方積了水,甚至會讓人錯以為這里的地貌原來是水澤湖泊。
2003年到2011年期間在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做過安保巡視工作的野保志愿者李根山說,“十幾年前,我們曾經陸續發現五六頭黃羊陷在污染的淤泥中出不來死了,后來紙業職工把黃羊弄出來處理掉了。”
李根山用一截樹干插進鐵鍬挖開的污泥里,一下插進去1米多深,帶出來的都是黏膩惡臭像瀝青狀的黑色固體,刮去污泥,鐵鍬上沾滿一層油膜。“表面的殼原來特別硬,用鐵鍬挖都挖不動,前兩天下了雨,軟了些,才能挖得動,這十幾年了,每次下雨都往下滲,這地下水肯定被污染了。” 李根山說。
記者在干的污泥表面行走,腳下晃動,像是踩在一塊老豆腐上。
幾位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老職工回憶,這些傾倒坑所在位置最初是騰格里沙漠里的沙丘。原美利紙業在造林過程中,動用了300臺重型挖掘機,平掉了2萬座沙丘,用麥草方格固沙成一塊塊田,然后再在田里種上樹,以形成綠樹連綿不斷的林區。坑是企業修路的時候挖的,從沙丘挖下去四五米深,取出里面的碎石在沙子上鋪路。
知情人告訴記者,為修路挖的坑后來成了現成的廢液傾倒點。十幾年前,有老職工親眼見到美利紙業生產紙漿時產生的黑液被卡車拉來傾倒到這個坑里。“這樣的坑當時有不少,你現在看那些不長樹的地方,沙子下面基本都是”。
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瞰,這些傾倒坑大的有幾十畝,小的有半個籃球場大小。因為被黃沙掩蓋,看上去是斷續分布。
記者了解到,這片20萬畝的林區現在屬于中冶美利西部生態建設有限公司, 該公司為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央企)全資子公司。林區環保工作交由中冶美利云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
11月10日,中衛市委宣傳部提供的信息顯示,美利林區發現的黑色黏稠狀物質系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在1998年至2004年期間制漿生產產生的造紙黑液。當時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由于沒有黑液回收系統,生產產生的造紙黑液委托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處理,1998年到2002年寧夏美利紙業集團環保節能有限公司將一部分黑液傾倒至美利林區。2002年至2004年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陸續建成了兩套黑液回收系統,期間由于黑液回收系統運行不穩定,也有部分黑液傾倒至美利林區,2004年之后利用黑液回收系統處置。2015年2月,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制漿生產線永久關閉,該公司再未產生過造紙黑液。經對污染現場進行調查,在美利林區共發現14塊污染場地,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約180畝,污染土壤的厚度在20厘米到4米多。
責任編輯:林晗枝
- 騰格里沙漠污染照片曝光 騰格里沙漠是怎么污染的原因是什么2019-11-1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醫保目錄1月1日起實施 70種藥品降價6成2019-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