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敢把這片林子再破壞了”
大面積的污染,也讓人們對這20萬畝美利林區的未來感到了擔憂。
在中衛,這片林區對當地人來說至關重要。
根據中衛市委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這片以速生楊為主的造紙原料林,曾經把騰格里沙漠整整逼退了10公里。有效阻擋了風沙南侵,使中衛市周邊30多萬畝農田得到有效庇護,沙區生態也得到了極大改善。
過去提到西風口,當地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沙塵暴。據說沙塵暴最厲害的一次,不僅把成群的羊刮到水渠里淹死了,還有許多居民家的陽臺整個被刮飛。
在美利林區的定北墩住了25年,今年80歲的宋崇仙、任淑珍夫婦告訴記者,沙塵暴大的時候,在地面上都站不穩,滿天的飛沙走。伸手不見五指,眼睛都睜不開,沙塵暴的那個聲音,小孩子都害怕,用被子蒙住不敢起來。
2000年,美利紙業決定在西風口營造速生林。
相關老職工告訴記者,麥秸草是美利紙業最初造紙的主要原料,而木漿木材是造紙的另一大原料,與麥秸草相比,后者的產品質量高出一大截,而且污染幾乎少一半。美利紙業決定用木材代替麥秸草,于是公司要求每人每年必須種500棵樹,20多萬畝速生林在沙漠中拔地而起。
2006年初,美利紙業形成水資源循環利用。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的老廠區的廢水經過地下管道,又經過100多米的四級揚水泵站,流入了林區。而速生林基地排出的水通過排水溝集中存儲,處理完后到工業園區做生產用水,之后的水在園區的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再回歸灌溉水系統。
在沙漠地區建設林紙一體化工程,當時在國內引起比較大的反響,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曾把治沙造林的美利人譽為時代的英雄。原寧夏美利紙業集團有限公司也一躍成為西部最大的造紙企業。
按照理想設計,作為造紙材的速生楊,5年就能到最佳生長期,一個根系可以長兩到三茬。最短的十年以后挖掉重種,最長的15年以后重新栽植。
騰格里沙漠年均降雨量只有18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900多毫米,記者在現場看到的速生林,各片區長勢差別大,有的地方成片的樹出現倒伏死亡。
中衛市自然資源局李副局長告訴記者,美利林區的生態作用確實明顯,有效攔阻了沙塵暴。中衛人民對這片林子也特別重視、關注。但是它本來的設計是經濟林,與公益林、防護林的栽種規格、方式不一樣,經濟林的密度太大,樹小的時候不要緊,隨著樹長大,水和營養跟不上慢慢就退化了,另外,速生林本身的壽命就在10年左右。以林子現在的退化狀態來看,轉入公益林和防護林更好,將來會考慮更換樹種,引進新的灌溉技術等。
中衛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鳳山表示,“這個林子處在我們城市的大風口,林子一旦沒有了,每年冬天的沙塵就要吹過來,對于中衛市的生態屏障非常明顯,生態效應非常明顯,可不敢把這片林子再破壞了。”
責任編輯:林晗枝
- 騰格里沙漠污染照片曝光 騰格里沙漠是怎么污染的原因是什么2019-11-1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醫保目錄1月1日起實施 70種藥品降價6成2019-12-3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特色文化聚起漳州文旅市場熱度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