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0.5萬億元以上,同比增長6.3%左右。”1月14日上午,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亮出了2019年成績單。這意味著,廣東成為全國首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連續30年領跑全國。
經濟結構轉型不斷優化
雖然廣東2019年GDP增速較2018年下滑約0.5個百分點,但廣東在經濟結構轉型方面不斷優化,其中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廣東全省一二三產業比重調整為4.1:40.1:55.8。特別是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已達25.2%。
更可喜的是,2019年廣東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加快轉型升級。馬興瑞表示,2019年預計全省研發經費支出28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8%,區域創新綜合能力保持全國第一。其中,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達56.3%和32%,4K電視產量、5G基站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馬興瑞在提及今年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時表示。這是廣東省又一次主動調低GDP增速預期。上一年度,廣東將2019年GDP增速預期目標調降至6%—6.5%。
“首先,廣東經濟體量大,更有底氣調低經濟增速預期;其次,調低增速更是為了留足空間,推動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廣東一位經濟觀察人士分析認為,將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定在6%左右,2020年廣東省GDP總量預計會接近11萬億元。
GDP增速預期降下來,是為了發展質量“高”上去。馬興瑞表示,完成目標任務,要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支持創業板注冊制改革
2019年,廣東正式進入“雙區驅動”時代。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正式出臺,廣東迎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期。
“要充分釋放‘雙區驅動效應’,發揮廣州、深圳‘雙核聯動、比翼雙飛’作用,牽引帶動‘一核一帶一區’在各自跑道上‘賽龍奪錦’,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馬興瑞表示。
馬興瑞在介紹2020年政府主要工作時還提出,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加快推動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改革,做強做優實業主業。
“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支持深交所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大力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馬興瑞表示,廣東還將推進國際貨物分撥集拼中心、國際貿易結算中心建設,更大范圍復制推廣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落地。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籌建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國際海洋開發銀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放開放寬除廣州、深圳以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同時,積極防范化解地方中小銀行機構、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領域風險。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年全國網信行政執法持續推進 依法約談網2021-02-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