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武漢,抗擊疫情的主戰場。

      有戰場,就有戰士。在這群勇往直前的戰士中,有一批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先鋒,他們主動請纓,到最辛苦、最勞累、最危險的前線,誓死沖在隊伍的最前列,他們是共產黨員。他們當中有前方的醫生、護士,也有后方的建設者、城市運營者,他們沖鋒在前,用勇氣和智慧為一線將士們做出表率。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這些沖鋒在最前線的黨員,無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他們都義無反顧,向前走,不回頭。

      老將:17年3次主動請纓沖在最前線

      1月31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醫學科。

      經歷了幾天的霧霾天氣,江城武漢終于迎來一縷燦爛的陽光。53歲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彭志勇端坐在辦公室,語氣鏗鏘有力,但仍然難掩滿身的疲憊。今天凌晨兩點多,他才從黃石會診完趕回來,上午又忙著搶救兩位重癥患者,今天只睡了2個小時。

      作為一名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算上這次,這是彭志勇17年來第三次沖鋒在防疫救治的最前線。

      17年前的SARS疫情暴發時,彭志勇參與會診、搶救多位重癥患者;2016年禽流感暴發時,他也主動請纓,在前線負責重癥患者的搶救工作。如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他帶領武漢大學中南醫院ICU團隊,再次沖鋒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我是一名老黨員,又是科室主任,我不沖誰沖,我不帶頭誰帶頭?”彭志勇說得很平靜。為身先士卒,他把ICU當成第二個家,幾乎24小時都在科室,累了就在辦公室沙發上靠一會。

      28日晚,堅守了半個多月的彭志勇終于得空第一次回家。才睡了幾個小時,凌晨4點又被科室的電話叫醒。原來病房里收治了一位危重癥患者,病情復雜急需他前來指導救治。彭志勇二話沒說,立即趕往醫院。一番忙碌之后,窗外已是蒙蒙亮……

      “疫情就是集結號。不光是我,每位醫護人員都是戰士。”彭志勇說,重癥科黨支部有30多位黨員,每一名黨員都帶頭沖鋒,連續作戰近一個月,沒有一人退縮,“大家都想盡力多救治一名患者,這不僅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更能給社會以戰勝疫情的信心。”

      抗擊疫情,除了勇氣,更需科學精神。作為一名防疫救治前線的老將,他經驗最豐富,也最小心謹慎。他按照對待SARS疫情的標準進行病房改造,嚴格制定流程,規劃好醫護人員的進出口。正因如此,本來最容易感染的ICU病房,150余名醫護人員只有1例輕度感染,感染率極低。

      重癥病房里都是危重病人,危險系數高,病人狀況差。為了給患者以信心,彭志勇堅持親自查看每一位病人。隔離服一穿上就是5個小時,不能脫,也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對于年過五旬的彭志勇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但他從無怨言。

      危重病房的病人各自病情不一,每個病人都要根據其身體狀況給出一套相應的方案,每個方案,彭志勇都要親自參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診了一名從黃岡市轉來的老年重癥患者。當時患者一直發熱,血氧飽和度不斷下降,經過氣管插管等搶救無明顯好轉,呼吸困難,很多醫院都不敢收治。病人轉到ICU后,經過會診,彭志勇決定為其啟用“人工心肺”治療,幫助他恢復正常血壓、心跳及維持呼吸功能,讓肺部得到充分休息。為幫助他早日脫離生命危險,醫護人員密切監護病情。最終患者平穩度過觀察期,轉出ICU……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長,癥狀指征也不明顯,更容易傳播。我們每天都不敢懈怠。”彭志勇說,每當看到重癥患者康復出院,自己再辛苦也不覺得累。

      “入黨誓詞里有一句話:‘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彭志勇說,讓他感到欣慰的是,疫情面前,重癥科黨員沖鋒在前,全員集體上陣,沒有一個人退縮。如今,ICU收治的40余名患者中,八成患者已通過救治成功康復。

      小兵:我是黨員,危急時刻我不上誰上

      “媽媽,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大年初一,輪班休息時,聽著手機里5歲女兒稚嫩的聲音,胡龍霞終于繃不住了,眼淚奪眶而出。平復心情后,她又給自己打氣:“我一定要堅強,抗擊疫情,就是在保護我的家人。”

      32歲的胡龍霞是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護士,她被抽調增援金銀潭醫院。這是武漢市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收治了大批重癥和危重癥患者。

      “我是黨員,危急時刻我不上誰上?”那次抽調,腫瘤中心只需要派一名護士,但胡龍霞覺得自己責無旁貸。去年10月,她曾在武漢軍運村醫療中心感染科做志愿服務,有一定的經驗。

      即便如此,胡龍霞還是沒敢和家人說實情,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要去另一個醫院支援一段時間,可能不能回家過春節了。

      進入金銀潭醫院后,胡龍霞不停地給自己心理暗示:有最高級別的防護標準和規范的操作流程,自己不需要怕病毒。但當她穿上防護服、隔離衣,戴上口罩和防護面屏,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時候,還是慌了:“我覺得病房里到處彌漫著看不見摸不著的病毒,很危險。”

      確實很危險。隨著疫情的發展,金銀潭醫院收治的輕癥確診患者陸續被轉走,重癥和危重癥病人成了胡龍霞們救治的重心。因為病情嚴重,這些病人一刻也不能離人,氣管插管、血透護理、擦拭、翻身等等,護理工作不僅繁重,而且需要與病人密切接觸,操作稍有不慎便有感染的風險。

      在一線,醫護人員們不僅工作繁重,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胡龍霞說,“我一遍遍告訴自己要堅強,我們挺過去了,武漢也就挺過去了!”

      護士們的工作是“三班倒”,晚班是從下午5點到凌晨1點,8個小時里,一個護士要管兩到三個病房,而且她們盡可能做到不吃不喝不去廁所。不僅是因為穿脫一次性防護服會花費較多時間,還因為防護物資緊缺,需要節省著用。

      每天下班脫下防護服,里面的衣服都早已被汗水浸透,鼻梁骨和顴骨被口罩箍得生疼,手上的皮膚也常常泡脫了皮。

      作為一名黨員,胡龍霞時刻沖鋒在前。有一名患者腎功能衰竭,需要做血液透析,但是幾個從其他科室抽調的護士都沒有經驗,不敢動手。胡龍霞看著機器上迷宮似的管子也犯暈,但她還是主動請纓,向前輩學會了操作方法,也給自己增加了工作量。

      在重癥病區,胡龍霞的許多操作都是有創的,但她依然平安無事,CT結果正常,前幾日病毒核酸檢測也是陰性。1月30日,新的同事接棒,胡龍霞開始到酒店隔離觀察。回顧這些天在抗疫一線的經歷,她說:“我只是做了一名黨員、一名醫護工作者應該做的事,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線上,我只是一名小兵,很多同行付出的遠遠比我多……”

      群像:與時間賽跑的黨員突擊隊

      1月31日凌晨1點,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燈火通明,上百臺吊車、挖掘機、推土機等工程機械一片喧囂。這里,從開工之日起就承載著千萬武漢市民抗擊疫情的希望。

      “實現‘火神山速度’,靠的是一支擅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隊伍,而這支隊伍的核心就是黨員突擊隊。”施工現場,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張正林啞著嗓子說,從1月25日項目上成立黨員突擊隊以來,陸陸續續已經有300多名黨員加入。這些隊員們是工地上真正的“拼命三郎”,他們按照工種分成8個小組,24小時鏖戰,不僅承擔了大部分調度協調和指揮工作,還與勞務工人一起下場干活,掀起了一輪搶工熱潮。

      凌晨兩點多, 29歲的黨員突擊隊成員黃甜終于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打開家庭微信群一看,才發覺今天是他新婚妻子的生日,趕忙發消息:“等疫情過去,我陪你在武漢好好補過一個生日。”

      黃甜是中建三局的設計人員。10天前,他在老家天門舉辦了婚禮,當晚即被公司召回武漢。1月23日晚上又被緊急抽調到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負責火神山醫院2號樓的深化設計。

      設計圖紙是現場施工的基礎,一點都馬虎不得,更何況火神山醫院必須“一次成型”,對圖紙要求極高。連續4個晝夜,黃甜和同事接力鏖戰,終于在1月27日晚上10點完成了深化設計工作。

      還沒有下班的黃擋玉也是一名黨員。他主動請纓帶領團隊負責工地上從設備到人員到物資再到施工實況的所有實時數據的管理。為了保障工地施工忙而不亂,他們制定了“小時制”作戰地圖,對現場各單位施工進度按小時進行通報考核,確保進度受控。在他們的工程數據庫里,任何一個環節的施工信息都一清二楚。

      在各種工程機械的轟鳴中,黃擋玉的手機接個不停。他說,已經想不起來這幾天睡了幾個小時,但是“為了讓火神山醫院早日投入抗疫工作,再累也值得”。

      緊急施工需要大量的混凝土,而很多工廠已經停工放假了。事情緊急,中建商砼副總經理明來水主動請纓,召集4家工廠成立黨員突擊隊恢復生產,并確定由永豐廠、漢陽廠供應火神山醫院,五里界廠、武昌廠供應雷神山醫院,并迅速集結了10臺車泵、60輛運輸罐車和85名駕駛員馳援工地。

      雷神山醫院開工建設后,依然是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

      大年三十投身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大年初四轉戰雷神山醫院建設,當火神山醫院搶工有需要,又在1月31日凌晨5點回到火神山醫院進行支援。這個春節,中建三局二公司的嚴楊馬不停蹄地奮戰在建設一線。“我是一名黨員,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支援。”他說。

      建設雷神山醫院的黨員突擊隊中,還有不少農民工黨員。“我們都是黨員,我們也要沖在前!”農民工黨員黃坤一邊鋪設著醫護人員休息室水管和電線電纜,一邊用著一口沙啞的黃陂口音說道。

      當接到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緊急征招工人的消息時,黃坤顧不上和家中的年邁父母和妻兒細說,召集村里和武漢周邊地區的幾個務工兄弟,立即奔赴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部。

      年過50歲的陳力兵是他們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但作為黨員總是搶著干最苦最累的晚班活。“武漢是我第二個家,家里有難,我也要盡一分力!”現場“兩班倒”干活,由于工序交叉,場地有限,晚上是項目管網鋪設的集中時間,陳力兵經常要通宵作業。

      在黨員突擊隊的帶領下,雷神山醫院項目機電施工火速推進:不到72小時,近130人的隊伍已經完成了醫護休息區A6、A7棟橋架配管配線、給排水主管施工及室外排水管網的全部鋪設,A1、A2棟機電安裝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人民日報記者 賀廣華 李昌禹 程遠州

      責任編輯:李牧晨

      相關閱讀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jizzjizz少妇|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