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12日發布關于疫情防控期間針對傷病船員緊急救助處置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船舶請求救助時,對在我國境內港口出現傷病的船員,無論是否屬于“四類人員”,均應采取救治措施,必要時轉運至口岸所在地相關醫療機構就診,保障船員及時得到救助。
指導意見提出,中國籍船舶在境外期間,在船船員傷病情況應這樣處置:
——中國籍船舶第一時間向航運公司報告,航運公司接報后應當及時報告我海事管理機構,船舶同時可以按程序和相關國際指南申請遠程醫療指導。
——船員需要送岸緊急救助的,船舶可向我駐外相關使領館報告求助,請使領館根據船上求助需求、船員傷病情況和當地醫療條件,協調當地政府及醫療部門履行《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國際衛生條例》等規定的國際義務救助傷病船員。航運公司作為責任主體應當提供必要的資源保障。
——我海事管理機構要督促航運公司按照應急事件處置程序,為傷病船員提供緊急救助所必需的保障。
——若船舶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且沿岸國或港口國拒絕提供緊急救助情況下,由交通運輸部及時通報外交部,通過外交渠道敦促外方就近安排傷病船員實施緊急救助;船員可根據《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有關規定向當地港口當局求助。
此外,外國籍船舶在境外期間,在船中國籍船員傷病情況應按如下方式處置:
——海員外派機構接報后,按照“誰派出,誰負責”的原則,應先行向我駐外相關使領館報告求助,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向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我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督促海員外派機構按照應急事件處置程序,為傷病船員提供緊急救助所必需的保障,并及時將有關情況向交通運輸部報告。
——交通運輸部在必要時可聯系船旗國主管機關協調處理。
指導意見還提出,船員在我國境內港口出現傷病情況的處置方式。
——船舶請求救助時,對在我國境內港口出現傷病的船員,無論是否屬于“四類人員”,均應采取救治措施,必要時轉運至口岸所在地相關醫療機構就診,保障船員及時得到救助。在接到船舶救助請求后,所屬轄區海上搜救中心應及時掌握船上需救助船員的信息,以及所有在船船員健康狀況。相關海事管理機構按程序向海關、邊檢、地方人民政府(包括衛健部門)報告,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船上是否存在疫情的確認工作,以便在存在疫情情況下,對“四類人員”采取合理的救助處置方式。
——海上搜救中心根據相關應急處置程序做好救助行動的相關協調處理,并配合相關部門按照港口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置,及時、穩妥對傷病船員進行救助。
——必要時,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對船員轉運和救助過程中的水上交通秩序進行重點維護,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救助工作。
——地方相關部門根據有關情況做好對外國駐華使領館通報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一船員向江面傾倒垃圾 被罰款5000元并責令打撈垃圾2019-08-05
- 廈門港務多式聯運港站正式啟用同時發出首趟班列2019-06-20
- 漳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快速救助遇險船舶 4名船員全部獲救2019-06-18
- 廈門港吹響招商引資“集結號”2019-06-17
- 廈門港吹響招商引資“集結號”2019-06-11
- 福州港口管理局助力“海上福州”建設2019-06-10
- 煙臺港與廣州港等簽署8項戰略合作協議 發力“快速港口”建設2019-05-10
- 中國已形成五大沿海港口群2019-05-10
- 福建首個5G“智慧港口”平臺在福州江陰港區上線2019-04-29
- 廣東板塊35只股票漲停!三類個股獲重點關照2019-04-1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將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2020-04-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