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中新網4月13日電 北京開學后在校需要戴口罩嗎?如何保障師生的健康?家長接送孩子怎么辦?13日,北京市教委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對30個開學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1.開學后,學校各班級的作息時間是同步的嗎?

      學校實行相對封閉的班級管理措施,錯時安排校內各班級作息時間,在入校離校、課間休息、用餐、如廁等環節加強對學生的組織管理,減少學生跨班級交叉來往。

      2.師生在上下班、上下學途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師生員工在到校和離校的途中要堅持家庭、學校“兩點一線”,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動。對早到校的學生要允許進校,下午放學后靜校管理要制定并落實管理要求。引導師生員工家庭及密切接觸人員,盡量減少外出,并自覺做好防護。

      3.師生入校門如何進行體溫檢測?

      師生入校一律核驗身份、檢測體溫,發熱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學校。學校在校門附近要通過設置一米線、臨時觀察點等,分散校門口待檢人員。

      4.外來人員還能進入學校嗎?

      學校嚴格控制訪客,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校內一律不準會客。外來人員確需入校的,應安排專門人員陪同,做好登記和防護措施。

      5.家長接送孩子怎么辦?

      學校要安排好上下學時間學生家長的疏解引導工作,通過劃定家長等待區、實行錯時上下學等方式,避免人員聚集。告知家長在接送學生時做好個人防護,做到即接(送)即走,不聚集停留。

      6.家長需要配合學校做哪些防疫工作?

      家長要加強自身防護,盡量減少外出。要督促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避免外出,做好防控。學生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要及時、如實報告學校,并送醫就診。家長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學生也應居家隔離觀察。

      7.師生入校檢測時出現體溫異常如何處理?

      師生入校檢測時如出現體溫異常,應由專人帶至臨時觀察點觀測體溫,按規定流程送發熱門診。學生出現狀況,要及時聯系家長。

      8.每日在校教職工、學生需要檢測體溫嗎?

      學校應建立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教師以年級為單位、其他人員以所在部門為單位的每天晨午檢(一日進行兩次體溫測量)制度。

      9.學校如何掌握教職工、學生的健康狀況?

      學校建立師生員工假期行蹤和健康臺賬,掌握其14天內健康狀況,堅持身體健康狀況“晨午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相關信息接入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晨午檢信息報告系統,建立并充實學生健康狀況大數據。在防范新冠肺炎的同時,積極做好春季其他易發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10.如果出現缺勤情況,學校如何處理?

      學校要依照有關規定,加強對缺勤人員的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請假等記錄,對因病缺勤的師生員工,要上報情況并及時追訪。

      11.開學后,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

      學校要組織學生、教師、家長上好“開學第一課”。面向學生上好愛國主義教育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公共衛生知識普及課。面向教師做好開學期間衛生防疫、疫情防控、應急心理輔導等工作培訓。面向家長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家庭教育指導,配合學校共同做好開學工作。

      12.開學后,教室內人均間距要保持多少?學校通過什么教學形式來保證教室內人均間隔達標?

      學校要按照防疫期間每位學生前后左右間距1米的標準,通過拆分班級、現場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等形式開展小班教學,保證教室內人均間隔符合規定。

      13.體育課上如何保證人員間隔?

      體育課教學避免聚集性和接觸性體育運動,充分利用運動場地,加大人員間隔。

      14.學校宿舍如何管理?

      高三年級開學期間,城區學校及本區內學生原則上不住宿。遠郊區、跨區招生學校確需安排住宿的,宿舍內人均面積不低于4平方米,每間宿舍不超過6人,寄宿學生在校期間不得外出。

      15.開學后,一些必要的集體活動和會議如何開展?

      學校組織各種活動、召開會議等優先采取視頻方式,現場會議應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加大座位間隔、保證會場通風。不組織大型聚集活動。

      16.教研指導和繼續教育如何開展?

      教研指導、繼續教育培訓要遵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減少人群聚集,盡量采取線上方式或其他有效方式進行。

      17.教職工及學生在校需要佩戴口罩嗎?

      教職員工及學生在校內要佩戴口罩,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

      18.針對教職工和學生在校期間手衛生,有什么具體措施?

      嚴格落實教職員工及學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觸垃圾后、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后、接觸動物后、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時應當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按照正確洗手法徹底洗凈雙手,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雙手。

      19.學校安排午餐嗎?

      學校安排食堂延長就餐時間,教師、學生就餐排隊時應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排隊時應佩戴口罩;應遵循分時、錯峰、單向就餐的原則,避免扎堆就餐、面對面就餐,減少交談;采取一次性餐盒分餐,加強對非一次使用餐飲器具的清潔消毒,做到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保證食品安全。

      20.開學后,學校辦公場所如何清潔消毒?

      每日辦公前對包括桌面、地面、過道、門把手、電梯等區域使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消毒后保證開門開窗通風 30 分鐘。辦公室座機電話每日用 75% 乙醇擦拭消毒兩次。辦公區域配置洗手設施和消毒用品。公共區域分布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蓋的專用垃圾桶。用過的紙巾、口罩等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日專人清理,清理前用消毒劑噴灑或澆灑垃圾至完全濕潤,然后封口處理。

      21.開學后,學校教學場所及實驗室如何清潔消毒?

      教室、自習室、實驗室等公共教學區域地面每日消毒 2 次。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每日不少于 3 次。如條件允許,在做好保溫的前提下,開啟窗戶,保持空氣流通、新鮮。實驗室除常規消毒外增加每日 1 次設施內外噴灑消毒。

      22.開學后,學校各場所如何保證空氣流通?

      學校內各類學習、工作、生活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每日不少于 3 次。除特殊天氣情況外,教室、辦公室應保持開窗通風。

      23.開學后,學校各場所可以使用空調通風系統嗎?

      原則上不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確需使用的,空調系統應符合疫情防控規范。室內送風口、回風口應每日擦洗、消毒,回風口要有專門設施防止老鼠、昆蟲等進入,開放式冷卻塔應設置隔擋設施或遠離公眾通道,定期進行消毒。做好日常維護和清洗消毒記錄備查。

      24.學校如何加強食堂衛生管理?

      學校要保持食堂環境衛生整潔,對餐桌、門把手、水龍頭等物體表面和地面進行每日定期消毒并記錄。餐(飲)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高溫消毒。建議就餐時使用清潔消毒后的自備餐(飲)具,或使用食堂高溫消毒后的餐(飲)具用品,消毒后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食堂進貨嚴格落實索證索票,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采購食用野生動物。提前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要求每名員工在工作期間必須全程戴口罩、頭套。

      25.校園內產生的垃圾如何清運?

      學校要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分類收集并及時清運各類垃圾,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和消毒工作。

      26.學校要進行哪些疫情防控培訓與演練?

      學校要對教職員工、學生和家長開展全員防疫培訓,掌握疫情防控、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各區和學校要落實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就師生體溫檢測、發熱癥狀處置、安全保衛等方面做好應急處置演練,確保所有關鍵崗位人員掌握應急處置工作流程。

      27.如何保證學校疫情防控力量配備?

      教育與衛健、疾控部門密切配合,統籌衛生人員和校醫安排,發揮學校衛生室和校醫作用,可以返聘退休醫療衛生人員,充實學校疫情防控力量。

      28.如何做好師生的心理輔導?

      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對師生員工心理輔導,提高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緩解心理壓力。疫情發生期間,對于家人、親密關系人、自己患病、疑似病例或者有密切接觸史需要醫學觀察的師生員工,學校要關注其心理狀況及變化,必要時請求權威心理應激及援助部門給予適當心理援助,有病情人員應按照心理危機事件轉診就醫。對未能及時開學的師生員工,注意做好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

      29.在校師生出現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腹瀉等癥狀時該如何處理?

      對在校發現有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腹瀉和腹痛等可疑癥狀人員,應立即采取隔離措施,學生出現上述情況應第一時間通報學生家長,并按相關規定及應急預案進行安排處置,就近送醫療衛生機構就診,做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師生員工家庭及密切接觸人員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向學校報告,并居家隔離觀察。

      30.如果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學校需要停課嗎?

      校園內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立即啟動應急工作預案,根據教育、衛健、疾控部門標準和機制,采取按班停課、按校停課、甚至停學等措施,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春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图区| 亚洲国语在线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国产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亚洲不卡AV影片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成人亚洲丁香婷婷|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亚洲|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