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原標題:范小青委員:建議減少家長陪作業任務
長期以來,小學生家長“陪作業”,已經成為普遍的必然的現狀,大概沒有哪個小學家長能夠幸免。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準備提出關于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可謂是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近期中小學陸續復學,用網上流行的說法,就是“神獸”終于要“回籠”了。“目前我國的小學教育,不可謂抓得不緊不嚴。而在放學回家的時間段,小學生的學習就全部交給家長了。”范小青在之前的調查中發現,除了完成課本知識方面的作業題,家長還要陪著孩子做其他許許多多的“作業”,比如手工課的作業,美術課的作業,有的甚至要求小學生做APP,有的要求拍小學生做家務的視頻,那更是形式主義的表現。老師建的家長群,讓每個家長都膽戰心驚,群里有一通知,肯定是“陪作業”、甚至是“代作業”,因為有些“作業”,小學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社會有分工,家長不是老師,家庭教育主要在孩子的修養、品格,道德以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方面,而不是具體教孩子怎么做作業。”范小青認為,更多的家長做不好老師該做的工作的,結果反而壞事——家長著急,難免打罵,孩子更加學不進,適得其反。有的干脆就由家長代做,學生根本沒有用心學習,沒有收獲。
她還舉出了家長“陪作業”的不良之處:首先,不能陪著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產生依賴性,自主學習能力差。第二,家長不是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第三,每天長時間“陪作業”,對下班回來身心疲憊的家長來說,是“不人道”的。第四,如今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完成的,這種“代做作業”的負擔,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如果所有這些本應該學校完成的工作,都要由家長輔導完成,那么老師干什么?老師一定會說,在學校來不及完成。如果說老師在校來不及教,學生在校來不及學,那無疑就是頂層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出了問題。”范小青提出,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其實也是給小學生減負,更是讓教育回歸初心,回歸根本。
“小學生的父母親,三十多歲,正是工作壓力最大,人生競爭最激烈的階段,如果全部用來輔導孩子,這樣的人生簡直就是‘入坑’!”因此范小青建議:請專家論證,從教學大綱改起,給小學生減負,以所有作業基本在校完成為基準。對學校也要有嚴格規定,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回家作業家長簽字,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作業,而不是檢查對錯,批改作業是老師的事情。看起來時髦其實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教學,既增加家長負擔,又影響孩子心靈,應該力避。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老師向家長借錢怎么回事 事件詳細經過家長該怎么辦2020-01-20
- 薌城市區9所公辦幼兒園昨日進行統一電腦搖號2019-07-24
- 漳州暑假培訓班“熱” 專家提醒需理性對待2019-07-05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沙市文旅廣電局長“拍了拍”你并為你展開一2020-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