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張家港7月1日電 (記者 朱曉穎)“自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52年之后,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長江下游江蘇段迎來的又一座公鐵兩用大橋”,江蘇省鐵路集團副總經理盧余權日前感嘆。
1日,長三角“包郵區”民眾期待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正式開通。橋的南北兩頭,分別連接江蘇張家港市、南通市。同時開通的還有滬蘇通鐵路。過江大橋和鐵路的通車,意味著蘇南沿江、蘇中、蘇北地區全面進入上海1-2小時都市圈。
從南京長江大橋建成,到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車,二者之間半個多世紀的間隔,讓人們聯想起長江上公鐵兩用橋發展的“慢熱”。如今,“鐵路過江”這塊“短板”正加速補上。
“中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有望在今年11月具備通車條件。到今年底,僅長江下游江蘇省內,將呈現4座鐵路橋并行跨江的壯觀場景:鐵路跨江,將由去年的2座6線通行能力,增至4座14線通行能力。”盧余權說。
伴隨長三角一體化按下“快進鍵”,下游過江通道建設全面提速,鐵路、道路、橋梁、隧道“全線開花”。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長江干線已建成過江通道108座。但過江通道仍存在通道總量偏少、部分通道負荷較重、資源利用水平不高等矛盾和問題。
今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過江通道180座左右;到2035年,建成過江通道240座左右。從規劃可以看出,下游過江通道建設是“重頭戲”之一。
長江江蘇段是最繁忙的“黃金水道”,干流總長約430公里。“以江蘇為例,已有44個過江通道納入國家規劃,功能上有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跨江方式上有橋梁、隧道等。”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省鐵路辦副主任丁軍華在受訪時說。
交通部門預計,到2035年,下游江蘇段的過江通道“針腳”將持續加密,“針腳”間距將由現在的31公里縮短至10公里左右。
“過江通道會越來越多,全面推動長江兩岸跨江融合和都市圈發展。”盧余權說。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江禁漁:依然有人鋌而走險,非法捕撈野生江鮮2020-06-29
- 農業農村部: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2020-06-22
- 長江十年禁漁怎么回事 長江十年禁漁作用有哪些2020-01-02
- 長江現死亡江豚怎么回事 這些江豚是怎么死的現場照片曝光太可憐2019-11-12
- 長江現死亡江豚怎么回事 長江現死亡江豚什么情況2019-11-12
- 交通運輸部:推進長江航運高質量發展2019-07-10
- 最高檢:突出辦理環保食藥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019-02-27
- 中國開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橋 主跨達1176米2019-01-09
- 湖北黃岡至黃梅高鐵開工2018-12-12
- 夫妻守長江源頭6年:從戀愛到婚姻 搬走垃圾60萬件2018-09-0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暴雨黃色預警:7省市有大到暴雨 安徽江蘇局地2020-07-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