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8月16日電 (記者王浩)近日,水利部完成2019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結果表明我國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生態環境整體向好態勢進一步穩固,水土流失實現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蝕風蝕“雙減少”。
數據顯示,2019年水土流失面積為271.08萬平方公里,較2018年減少2.61萬平方公里,減幅0.95%。與2011年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數據相比,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23.83萬平方公里,總體減幅8.08%,平均每年以近3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減少。
從類型看,水蝕風蝕面積“雙減少”。水力侵蝕面積較2018年減少1.62萬平方公里,風力侵蝕面積較2018年減少0.99萬平方公里;從強度等級看,水土流失呈現出高強度向低強度轉化的趨勢,輕度水土流失面積為170.55萬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62.92%;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為100.53萬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37.08%。從區域分布看,東、中、西部水土流失面積均較上年度有所減少。
國家重點生態保護與修復區水土流失狀況持續好轉。以水力侵蝕為主的西北黃土高原、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地區、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東北黑土區、西南石漠化地區年際水土流失面積減幅均在1.28%—1.91%之間。以風力侵蝕為主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國家公園年際水土流失面積減幅分別為0.55%、1.27%。
國家級重點治理區水土流失面積減幅明顯高于其他區域。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共涉及1090個縣級行政區,2019年水土流失面積為165.99萬平方公里,較2018年減少1.78萬平方公里,減幅1.06%。
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狀況持續改善。長江、黃河、淮河(片)、海河、珠江、松遼(片)、太湖和西南諸河等大江大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幅均高于全國整體減幅,各流域水土流失強度均以中輕度為主。與2018年相比,黃河流域中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減幅達7.37%。與2018年相比,長江流域強烈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積進一步下降,輕度水土流失占比提高3.28個百分點?;春樱ㄆ┖秃:恿饔蜉p度水土流失占比超過90%。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7日 02 版)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泉州市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年度任務完成超九成2020-06-29
- 漳州啟動水土保持 “天地一體化”監管試點建設2020-06-17
- 福建生態文明建設:治水保土 綠遍八閩2018-12-0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浙江回應"滿分作文"爭議:停止該教師評卷2020-08-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