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6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保護的意見》,切實加強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的著作權保護,充分發揮著作權審判對文化建設的規范、引導、促進和保障作用。
意見提出,依法加強創作者權益保護,統籌兼顧傳播者和社會公眾利益,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提高案件審理質效,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試點工作,著力縮短涉及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類型化案件審理周期。
意見明確,在作品、表演、錄音制品上以通常方式署名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應當推定為該作品、表演、錄音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權利人,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對于署名的爭議,應當結合作品、表演、錄音制品的性質、類型、表現形式以及行業習慣、公眾認知習慣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意見同時提出,高度重視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新需求,依據著作權法準確界定作品類型,把握好作品的認定標準,依法妥善審理體育賽事直播、網絡游戲直播、數據侵權等新類型案件,促進新興業態規范發展。
意見還對銷毀侵權復制品及材料和工具、充分填補權利人損失、準確認定侵權故意以及引導當事人誠信訴訟等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新版5元紙幣11月5日起發行 有哪些不一樣?2020-11-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