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浩浩長江,滔滔嘉陵。站在兩江交匯處的重慶朝天門碼頭極目遠眺,只見波光粼粼,兩岸樹木蔥蘢。一片山光水色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標語格外醒目。

      法治長江凝結著司法機關的一份努力。9月下旬,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簽署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共同建立長江上游跨區域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機制。“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游不同特點分別簽訂司法協作協議,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庭長王旭光說。

      為了讓母親河碧水長流,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各類違法犯罪,同時不斷創新司法理念,以司法之力護航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創新機制,跨行政區域辦案更順暢

      今年7月30日,重慶市兩江地區人民檢察院正式掛牌。這個僅有10名員額檢察官的檢察院,擔負著特殊的責任:負責管轄長江流域重慶境內發生的跨區域和不適宜地方檢察機關管轄的生態環保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轄區”面積8萬多平方公里。它是全國首個專門辦理跨區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的檢察院。

      自設立以來,兩江地區檢察院立案1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8件,成功辦理“長壽跨區域向長江干流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等一系列有影響的跨區域環保類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兩江地區檢察院的設立,是檢察公益訴訟破解長江生態跨區域治理難題邁出的關鍵一步。“在辦理跨區域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方面,我們會不斷探索和總結出更多積極有益的經驗,把‘試驗田’辦成‘示范田’。”重慶市兩江地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龐偉華說。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在很多時候是不以人為的行政區劃為界線的。隨著水的流動,上游傾倒的污染物有可能到下游發生損害。”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賀恒揚說,司法機關需要團結協作,打破傳統行政區劃的約束,以適應生態環境系統治理的實際需要。

      像地處長江上游的重慶一樣,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都在探索構建以流域、湖域等生態功能區為基礎,適應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公共性環境資源案件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制度。

      在長江中游,湖北發揮專門法院作用,實行省內長江干流及支流水域水污染損害等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由武漢海事法院管轄,其他一審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由武漢等4個市中級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劃集中管轄。

      在長江下游,江蘇建立環境資源“9+1”審判機制:按照江蘇生態功能區的劃分,分別設立9個環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全省基層法院一審環境資源案件;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成立南京環境資源法庭,集中管轄9個生態功能區法庭上訴案件和依法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一審案件,跨行政區劃對環境資源案件進行集中管轄和專業化審理。“這些創新機制助力破除行政區域限制和地方保護壁壘,全面提升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系統化保護水平。”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羅吉說。

      “破解長江跨區域保護的難題,除了建立跨行政區域集中管轄制度,科學構建跨區域司法協作機制也十分重要。”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梁田說。

      近年來,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加強協作創新,努力形成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更大的合力。早在2018年9月,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下,長江經濟帶11省市及青海省等12家高級人民法院共同簽署《長江經濟帶11+1省市高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2019年5月,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青海六省區市的省級人民檢察院共同發布《關于建立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將開展聯合專項監督行動,著力解決流域水污染治理監督各管一段、力量分散、標準不一等問題……

      “這些嘗試在強化流域專業保護、破解跨區域治理難題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馬登科說。

      公益訴訟是守護長江生態的一把“利劍”

      江蘇省靖江市,是鰻魚的重要棲息地。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嚴禁捕撈長江鰻魚苗等魚種幼苗,特別要求在禁漁期內,嚴禁捕撈所有魚類等水產品,但一些漁民和從事漁業經營的人員仍然鋌而走險,實施非法捕撈。2018年,靖江公安機關根據當地漁政部門提供的線索,一舉抓獲非法捕撈、收購和販賣鰻魚苗的犯罪嫌疑人53名。

      在人民法院對各被告人分別做出刑事判決后,泰州市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實施的非法捕撈、販賣、收購長江鰻魚苗的行為,造成長江漁業資源和其他生態資源的嚴重損害,致使生物多樣性減少,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于是依法提起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各被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019年10月,南京環境資源法庭在靖江市人民法院對該案一審宣判,判決王某等13人對其非法買賣11萬余條鰻魚苗所造成的生態資源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850余萬元,賠償資金用于生態修復。

      “靖江特大非法捕撈長江鰻魚苗公益訴訟案”是以公益訴訟方式追究環境破壞責任,促進生態修復的典型范例。“如果沒有公益訴訟,對環境破壞者往往只能‘一抓了事’,受損的公共利益得不到維護和修復。”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梓太說,“公益訴訟是守護長江生態環境的一把‘利劍’。”

      2018年6月,湖北省檢察機關啟動“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僅一年時間,就累計立案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472件,共督促恢復治理被污染水域面積6.3萬畝,關停、整治違法養殖場500多家,清理被非法占用的長江干支流航道96.6公里,清除長江干支流岸線固體廢物43萬噸,恢復被破壞林地面積1700畝。

      2019年6月至今年6月,安徽省皖江(長江安徽段)五市檢察機關共受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案件線索721件,立案辦理424件,督促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290畝,清除各類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63906噸,追繳環境損害賠償金3130多萬元,關停和整治各類違法排污企業128家。

      除了檢察公益訴訟,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也對長江生態的保護和修復發揮著重要作用。

      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2018年,福建省綠家園環境友好中心在調研漢江水污染時發現,襄大農牧(板橋東灣原種豬場建設項目)違反該項目環評報告和批復規定,沒有通過環??⒐を炇?,養殖廢水最終流入漢江,污染漢江水質。同年6月,該中心向湖北十堰市中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此案經法院多次協調,最終調解結案。養豬場賠償生態環境服務功能損失費,并在政府指導下投入資金進行污染治理環保技術升級,既促進了養豬場的技術升級達標、不再非法排污,也對漢江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探索使用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等多樣生態修復補償方式,實現維護法律權威與修復長江生態相統一

      2019年6月29日,重慶市云陽縣盤龍街道辦事處負責人收到了一份來自云陽縣檢察院的檢察建議:督促解決長江邊盤石中學外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長江的問題。

      2019年6月26日,重慶市人民檢察院二分院檢察長劉晴帶隊巡江,發現了盤石中學外側污水直排線索,當天交云陽縣檢察院辦理。經調查,云陽縣盤龍街道盤石中學外側等3處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長江現象。經檢測,水中污染物嚴重超標。收到檢察建議后盤龍街道迅速采取措施,確保污水不再直排長江。很快,盤石中學外側鋪設管網,將全部污水接入污水處理廠,污水直排現象被消除。

      “司法訴訟不是目的,保護和修復才是。”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五部副主任彭勁榮說,在訴前用檢察建議的方式,提前督促行政機關履行環保責任,用盡可能小的成本實現了受損公益的及時修復。

      除了重慶,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綜合運用各類訴前和訴訟手段,促使當事人履行環保責任,既提升了司法效率,也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取得了良好的環境和社會效果。

      在鄱陽湖,非法捕殺候鳥的犯罪行為仍時有發生。2019年12月13日,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沙湖保護管理站執法人員在蚌湖區域巡邏時發現有大面積投毒,并發現了24只候鳥死體。經鑒定,這些鳥類均為江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今年9月23日,江西廬山法院就這起毒殺鄱陽湖候鳥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開庭宣判。4名被告人構成非法狩獵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等刑罰,同時判決4名被告人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55萬元。

      司法對環境修復的功效不僅體現在訴前和訴訟。即便在訴訟程序完結后,只要環境修復沒做完,司法機關的努力就不會停止。

      重慶涪陵,長江與烏江在此匯碧東流。漫步在山間棧道,一幅芳草萋萋的畫卷映入眼簾。誰都難以將其與曾經堆積如山的磷石膏廢渣聯系起來。這正是司法機關主動建立生態修復機制的成效。

      2017年,涪陵某化工公司因長期污染環境被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此案結案后,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主動承擔起監督執行的責任,督促該公司在兩年時間內完成磷石膏渣場封場閉庫、覆土復綠,建成滲濾液處理站并投入運營。如今,山青岸綠的美景在涪陵重現。

      不止于保護,在依法辦理環境資源類案件的同時,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立足不同生態環境要素的修復需求,探索使用補種復綠、增殖放流、護林護鳥、勞務代償、技改抵扣等多樣生態修復補償方式,實現維護法律權威與修復長江生態相統一。

      江西瑞昌法院與江西九江市中院聯合設立了長江生態司法修復基地,集生態理念傳播、生態政策法規展示、生態司法修復功能為一體。“基地的建設費用來自于環資案件被告人被判決繳納的生態修復資金。”瑞昌市人民法院院長漆曉君說,建設基地還解決了此前被告人種植苗木地點分散,難以有效監督、管護的問題。

      江蘇如皋檢察機關運用環境污染公益賠償基金,組織各方力量,用1個月時間在一處堆積著各種工業垃圾的廢棄碼頭栽下近千棵綠化樹木,建成了生態環境修復的示范基地。對司法機關建立的生態修復機制,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認為,這既是生態修復的創新模式,也是一場生動的修復長江生態的法治宣傳。

      前不久,重慶合川區開展了一場“守護母親河”增殖放流生態修復活動。兩件非法捕撈案件當事人按公益訴訟中確定的修復方案買來20余萬尾魚苗,和多名人大代表、法官、檢察官一起投放嘉陵江中。隨著最后一尾魚苗投放完畢,重慶市合川區檢察院檢察五部主任呂凱表示:“以司法之力守護好這一方碧水美岸,讓母親河生機永續,是我們始終如一的使命擔當!”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色图校园春色| 亚洲视频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亚洲xxxx视频|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