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哈爾濱12月15日電 題:“速凍”模式來襲,戶外勞動者享受到“低溫津貼”了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建、哈麗娜

      連日來,哈爾濱市最低氣溫已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在哈爾濱市香坊區民生路,早上七點多,環衛工人丁占文正在掃垃圾。他把自己包裹嚴實,只露出眼睛,睫毛上有一層霜。

      被問及冬季室外工作有沒有領過低溫津貼,他回答:“聽說過高溫津貼,沒聽說過低溫津貼,你不說我都不知道。”

      近日,伴隨著寒潮的到來,多地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速凍”模式下,仍有一些勞動者在凜冽寒風中堅守崗位,如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國家相關規定提到了低溫津貼,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勞動者對此了解不多,也很少有人領到。

      很多人沒聽說過,更沒領過

      丁占文做環衛工人6年了,每天室外工作8個小時,每月工資2160元。在東北工作這么多年,他從未領取過低溫津貼。

      黑龍江省黑河市冬季平均氣溫可達零下20多攝氏度。黑河市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李平說:“低溫津貼聽別人說起過,但沒領過。”

      記者查閱相關法律規章發現,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資規定》明確提到低溫津貼: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溫、低溫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人社部等部門公布修訂后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將“低溫”列為職業病危害之一。

      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出臺發放高寒崗位低溫津貼的相關規定。盡管內蒙古出臺低溫津貼規定已有7年多,但記者采訪了十多位環衛工人、快遞員、保安等室外勞動者,他們都表示對低溫津貼不了解。

      “我們這里每年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最高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在室外工作有時手腳凍得像冰棍一樣,但從來沒有享受過低溫津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環衛工人王力新說。

      有關規定緣何多淪為空文?

      近年來,高溫津貼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一些地方不但明確了最高氣溫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為高溫天氣,還對高溫天氣勞動者的津貼、休息等制度進行了規范。

      與高溫津貼相比,低溫津貼依然鮮為人知。

      黑河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黑河市沒有關于低溫津貼的相關規定,至于室外勞動者,像環衛工人、快遞員等是否有低溫津貼,由企業自行決定。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城管局環衛所工作人員表示,環衛所主要對企業和環衛工人作業進行監管,其他事項不屬于該單位的監管范圍。記者就內蒙古低溫津貼落實情況向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采訪函,但該單位勞動關系處負責人表示,不愿意就此問題接受采訪。

      專家表示,對于低溫津貼的發放,盡管有的地方出臺相關規定或通知,但缺乏強制力;如果用人單位不主動,規定形同虛設。僅靠企業自覺,執行起來比較困難。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說,低溫津貼受重視程度不如高溫津貼,也與冬季室外勞動者人數相對較少有關。比如,很多建筑工人在夏季高溫天氣下仍堅持作業,但在冬季氣溫比較低的地方,多數工程停工了。

      加強對戶外勞動者保障,細化措施落實責任

      據了解,長時間在低溫環境下作業,可能對人的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骨關節等產生危害,誘發多種職業病。

      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趙瑞政說,極寒天氣下的勞動者堅守崗位,為保障社會正常運轉和人們日常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全社會應當更加關心他們的冷暖,將低溫津貼落到實處。

      近年來,極端天氣日益增多,戶外艱苦條件下勞動者的保障問題益發值得關注。趙瑞政建議,在頂層設計方面,可制定低溫天氣下勞動保護專項政策法規,比如出臺低溫作業防護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低溫天氣作業范圍、企業拖欠低溫津貼的法律責任等,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內蒙古自治區社科院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張敏建議,可參照高溫津貼的做法,就低溫津貼執行制度的主體,津貼發放對象、條件、數額、月份、形式等作出原則要求,由各地因地制宜進行細化。

      業內人士還建議,對由政府采購的公共服務項目,可將低溫津貼列入,通過政府引導,帶動相關行業和企業積極落實低溫津貼規定。此外,還應進一步發揮各級工會的作用,督促用人企業嚴格執行低溫作業防護措施和低溫津貼發放,依法支持勞動者維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部門表示,國家沒有低溫津貼制度,但我們鼓勵企業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在工資分配中體現極寒惡劣天氣等因素,向一線、艱苦崗位傾斜,更好地關愛勞動者,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福利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精品456播放| 青青青国产色视频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无吗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亚洲成人午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