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立法對此如何規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岳仲明21日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對處理包括人臉等個人生物特征在內的敏感個人信息作出專門規定,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并在事前進行風險評估。草案確立了個人信息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強調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采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限于實現處理目的最小范圍;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向個人告知并取得同意,并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采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售樓處看個房就被抓拍 人臉識別濫用又多一例2020-11-30
- 戴了口罩人臉識別遭遇挑戰 虹膜識別迎發展時機2020-10-21
- 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在福州上線2020-05-15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誰能接種?到哪兒打疫苗?有不良反應咋辦?…2020-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