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疫苗接種:安全第一不搶跑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將陸續開展,第一步針對重點人群,隨后擴展至各類人群。
面對疫情,疫苗研發超常規“加速”推進。在我國科研人員爭分奪秒、奮力攻關下,7月份以來,我國對高風險暴露人群進行了新冠病毒疫苗緊急接種,目前已累計完成100多萬劑次,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為下一步在重點人群中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如今,全球在研新冠病毒疫苗已達百余種,技術應用、組織動員、研發投入乃至審評審批都大大提速,這是助力疫苗快速造福人類的有利外部條件。但速度必須建立在科學、安全的前提下。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堅持以安全為底線,嚴把質量關,不為“第一”而搶跑、不為速度而“放水”。
通常情況下,一款成熟的疫苗從研發、測試到生產需要5年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其中最耗時的就是三期臨床試驗。業內專家認為,疫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證明有效后才能上市,之后的安全性還需要進行四期持續跟蹤。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我國疫情防控做得很好,國內已不具備開展三期臨床試驗的條件,而與我國合作開展三期臨床試驗的國家和地區大多不是目前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因此獲得三期臨床所需病例的速度不是最快的。
目前,我國進展較快的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數據還沒有揭盲,只有數據達到相應標準,國家有關部門才會批準附條件上市或者正式上市。因此,對于疫苗接種,需要引導公眾理性認知、科學判斷。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羅馬尼亞新冠疫苗接種準備工作就緒2020-12-19
- 斯洛伐克總理馬托維奇確診感染新冠病毒2020-12-19
- 周知!這些重點人群將接種新冠疫苗2020-12-19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誰能接種?到哪兒打疫苗?有不良反應咋辦?…2020-12-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