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開欄的話

      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目標承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

      即日起,本版推出“美麗中國·降碳減排在行動”系列報道,圍繞森林碳匯、海洋固碳及工業節能減排、清潔能源發展等方面工作,展現我國為實現新的減排目標所做出的努力。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張國斌說,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為林業和草原工作者,他既感到責任重大,也感到使命光榮,“目前,圍繞新目標,我們正從擴大森林面積、提升森林質量、科學保護和利用等方面研究制定方案、落實具體目標”。

      森林固碳是減緩氣候變化的主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我國開展了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

      當前,減緩氣候變化有兩大主要途徑:一是工業和能源領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即減排;二是保護修復森林、草原、濕地等,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即固碳。

      “就像銀行存儲現金一樣,森林可以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存儲二氧化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建華介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后,并不能完全存儲下來,有一部分會隨著植物和土壤的呼吸釋放出來;植物死亡以及火災、病蟲害、采伐等,也會導致森林釋放一部分碳,剩余存儲的二氧化碳就被稱為碳匯。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碳匯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經濟有效的方式之一。朱建華介紹,森林固碳利用自然過程,不需要很高成本,同時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等生態效益。

      我國高度重視森林碳匯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早在2009年,我國就提出,到202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又于2015年提出,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近年來,我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面保護天然林,擴大退耕還林還草規模。截至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3.04%,森林蓄積量超過175億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超過45億立方米。“森林蓄積量已超額完成2020年目標,2030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的目標也已提前完成。”張國斌介紹。

      我國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

      專家指出,森林固碳速率與其年齡組成密切相關。一般森林按照年齡可分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和過熟林。幼、中齡林的固碳速率相對較快,而成、過熟林由于生長速率下降,對碳的吸收和釋放基本平衡。

      在全球森林資源總體在減少的大背景下,我國森林覆蓋率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通過大規模植樹造林和植被恢復,目前我國森林整體處于以幼齡林和中齡林為主的階段,生長較為旺盛,有助于提高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強度,在溫室氣體減排的多重舉措中作用顯著。”朱建華說。

      中國科學院2018年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碳匯角色。在2001—2010年期間,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固碳2.01億噸,相當于抵消了同期中國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森林生態系統是固碳主體,貢獻了約80%的固碳量。

      國家林草局配合生態環境部,結合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對碳匯情況進行了系統測算。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表示,目前我國的森林植被總碳儲量已達92億噸,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儲量都在2億噸以上,折合碳匯7到8億噸。

      在我國新的氣候行動目標中,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量從45億立方米左右提高到60億立方米。“經過測算,森林蓄積量每增加1億立方米,相應地可以多固定1.6億噸二氧化碳。”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表示, 完成新的目標,我們要付出很多努力。

      除擴大森林面積,還要提升質量、科學保護利用

      如何完成新的森林蓄積量目標、增加森林碳匯能力?朱建華建議,擴大森林面積,還需提升森林質量,科學保護利用。

      “根據評估,我國森林覆蓋率最大潛力有可能達到28%—29%,目前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還有約3000萬公頃,再加上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土地,總共還有4000多萬公頃土地可以用來擴大森林面積。”朱建華說,我國森林平均每公頃蓄積量只有90多立方米,要加強森林經營,采取森林撫育等措施,建立健康、穩定、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

      “要保護好現有的森林,減少毀林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減少火災、病蟲害等導致的森林死亡和森林退化,這也是增加森林碳儲量的重要路徑。”朱建華表示。

      “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向國際承諾的一項重大事務,我們將把國土綠化與應對氣候變化有機結合起來。”劉東生說,同時林草部門還將提升草原、濕地碳匯,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森林植被 碳儲量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國貿地產旗下高新人才北京公司揭牌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小视频精品久久久三级|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产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av极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