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土特產”備受關注。1月18日,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原則上將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由國家航天局制定,共9章37條,包含了月球樣品保存、管理和使用的總體原則、信息發布、借用與分發、使用與返還、成果管理等方面內容。辦法明確,按照基礎用途:永久存儲和備份永久存儲樣品作為原始樣品進行封存;研究樣品用于月球科學研究、分析;公益樣品用于展覽、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活動。
據悉,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受國家航天局委托,實施月球樣品的具體管理工作。月球樣品存儲在國家航天局及其指定的存儲機構。主存儲機構設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另外設立備份存儲機構。
辦法規定:“主存儲機構接收月球樣品后,按照不同的基礎用途,進行為期不超過六個月的處理并形成相關信息。處理期結束后,探月中心通過數據信息平臺向社會公布月球樣品信息,并根據借用情況對樣品信息動態更新。”
在國際合作方面,辦法指出:“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于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
近年來,國家航天局本著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通過月球探測、火星探測、衛星工程、發射服務、測控等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推進人類航天事業的共同進步和可持續發展。
1月18日上午,國家航天局、中國科學院還聯合舉辦了“大使走進中國探月工程”活動,邀請部分外國駐華使館及國際組織人員來到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國家天文臺,宣介《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頒發嫦娥五號國際合作伙伴紀念牌,參觀月球樣品存儲和處理設施設備。
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完成。后續,相關單位將廣泛征集合作方案,鼓勵國內國際科學家開展科學研究,力爭取得更多科學成果。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在月球亮相的“織物版”國旗不簡單!織物版國旗是怎么做出來的?2020-12-04
- 飛奔去月球什么時候上映劇情介紹 飛奔去月球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2020-06-24
- 我國科研人員成功實現對月球表面月塵累積質量測量2019-09-2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哈佛商學院將騰訊納入案例,中國新文創被收錄2021-01-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