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鄭明達、董雪)針對美國內有聲音質疑中國氣候行動力度還不夠大,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7日表示,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去年中方接連宣示系列重大氣候政策,體現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新政府已將應對氣候變化列為施政重點之一,宣布將重返《巴黎協定》。與此同時,美國國內也有一些聲音認為中國氣候行動的力度還不夠大,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說,去年中方接連宣示系列重大氣候政策,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目標和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愿景,以及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四項新舉措,包括碳強度、非化石能源占比、森林蓄積量和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等。
“以上氣候政策,是中國根據國情和能力作出的最大努力,展現了《巴黎協定》所要求的‘反映盡可能大的力度’,體現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是中國為全球氣候變化進程作出的新貢獻,獲國際社會廣泛贊譽。”他說。
“中國氣候行動力度有多大呢?我給大家舉兩個簡單的例子。”趙立堅說,第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僅晚于主要發達國家10年。第二,從時間跨度看,大多數發達國家從達峰到作出2050年碳中和承諾的所需過渡期約為60年。中方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排放達峰,努力于2060年實現碳中和,計劃從達峰到碳中和的過渡期約為30年。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60年和30年的對比,突顯了中方承諾和行動力度之大。”趙立堅說,中國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努力。
他說,美國是全球歷史第一排放大國和當前排放大國,前任政府氣候行動嚴重退步,退出《巴黎協定》,拒不承擔減排出資義務,嚴重削弱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努力。中方期待美方盡快彌補長達四年的斷檔和空缺,盡快在《巴黎協定》下提交有力度的國家自主貢獻和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讓國際社會感受到美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嚴肅性。
“真正實現《巴黎協定》目標,需要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和突破,需要各國在多邊框架下開展共同行動、深化合作,中方對話與合作的大門永遠敞開。”趙立堅說。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外交部、生態環境部解讀系列重大氣候政策2020-12-16
- 守護地球家園,福澤各國人民2020-12-14
-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習近平宣布新舉措2020-12-1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立春到!送你一份健康福利,還有新春大禮包2021-0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