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 題:跨地區接種疫苗如何穩妥“交棒”
新華社記者陳席元、徐鵬航
當前,疫苗接種有序推進,截至5月6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29773.4萬劑次。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平穩,經濟持續復蘇,各地人員流動頻繁,部分民眾面臨跨地區接種新冠疫苗的問題。接種第一針后,可以異地接種第二針嗎?跨地區接種疫苗如何穩妥“交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于做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地區接種工作的通知》,作出相關部署。
建議使用同一疫苗產品完成接種
通知明確,現階段建議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無法用同一個疫苗產品完成接種時,可采用其他企業生產的相同種類疫苗產品完成接種。如果無法提供相同種類疫苗,導致不能完成續種,要在具備條件后,盡早完成相應劑次的補種。
記者了解到,通常,滅活疫苗需多次接種才能達到較好的免疫效果。根據臨床試驗數據,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第1劑次接種后可刺激機體產生部分免疫應答,第2劑次接種后能夠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根據《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新冠病毒滅活疫苗2劑之間的接種間隔建議大于等于3周,第2劑在8周內盡早完成接種。重組新冠病毒疫苗(CHO細胞)需接種3劑,相鄰2劑之間的接種間隔建議大于等于4周,第2劑盡量在接種第1劑次后8周內完成,第3劑盡量在接種第1劑次后6個月內完成。
保障跨地區接種 杜絕戶籍“一刀切”
接種第一針后,如何跨地區進行后續接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通知中要求,負責首劑接種的接種單位要及時記錄群眾的接種相關信息,并在接種完成后為群眾提供預防接種憑證,確保相關信息記錄完整。群眾需要跨地區接種的,根據受種者提供的紙質或健康碼等接種憑證,續種相同種類的疫苗,并在接種憑證上登記相應劑次的接種信息。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強調,要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堅決杜絕接種服務按照戶籍“一刀切”的情況。
據了解,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印發預防接種憑證參考格式,供各省區市使用。
信息互聯互通 確保跨地區接種穩妥“交棒”
打通信息“屏障”,才能確保跨地區接種穩妥“交棒”。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要盡快研究將接種信息納入健康碼管理,力爭實現新冠病毒疫苗跨省份和省內跨地市接種的全程信息互聯互通。
各地應當充分利用省級免疫規劃信息系統和接種單位信息系統,確保如實記錄并及時準確地向疫苗電子追溯平臺和國家免疫規劃信息系統報告疫苗流通、接種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等相關信息。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通知中表示,各地要認真抓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區域接種,積極協調轄區內接種單位。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為轄區內居民接種或續種新冠病毒疫苗,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假期后防疫好習慣要繼續保持2021-05-06
- 假期乘火車出游防疫措施不可少 醫生給出這些建議2021-05-04
- 印度警方發布“魔性”視頻宣傳防疫 提醒人們提高防護意識2021-04-3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中方回應印度未批準中企參與5G實驗:表示關切2021-05-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