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四川成都叢樹家園小區,一名男子將電動車推至電梯內,關門的瞬間電動車突然爆燃、冒起熊熊大火。整個電梯被濃煙、火光包圍,電梯內多人被燒傷,其中包括一名五個月大的嬰兒,現場慘不忍睹。目前傷者已送醫,嬰兒仍在重癥監護室,尚未脫離生命危險;抱嬰兒的老人全身75%燒傷,情況也不樂觀。
關于事件的詳情,當地公安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中,起火爆燃初步認定為電動車著火引發。
看到這樣的消息,讓人痛惜的同時亦難掩憤怒。眾所周知,電動車因其輕巧方便,已成為大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伴隨著電動車數量的激增,進樓停放、在樓道充電等“頑疾”屢禁不止,引發事故的概率也在增大。
除了阻塞樓道造成居民出行不便外,“電動車進樓”更致命之處在于,一旦充電過量或違規充電,就可能引發火災。當電動車短路產生火花后,僅100秒火焰溫度就能達到1200攝氏度,燃燒時還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輕則造成財產損失,重則導致人員傷亡。
盡管有關部門三令五申,但電動車進樓入戶,一直是近年來社區治理中的“老大難”。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電動車上樓、失火”幾個關鍵詞,近年來關于電動車充電爆炸的新聞并不鮮見:
2021年3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一位居民將電動自行車電池帶入樓中飛線充電起火,導致2人受傷。
2020年9月14日,江蘇省蘇州市一快遞員將電動車鋰電池帶回家中充電,而后便在家中午休,不料鋰電池發生爆炸起火,該快遞員全身98%的面積燒傷。
2020年9月8日,深圳市一出租屋內,租戶黃某將電動車電池卸下拿入室內充電。當晚電池發生爆燃起火,造成黃某燒傷面積達90%……
一樁樁悲劇在令人惋惜的同時,不禁要問,為何電動車“進樓充電”頻頻發生?
新華網客戶端5月11日發起新話題#成都一電瓶車電梯內爆燃 電動車進樓為何屢禁不止#,有網友留言認為應當加強監管,對違規者予以重罰;也有網友認為必要時可通過立法,讓人時刻繃緊安全之弦。
其實,想要解決“電動車進樓充電”這個問題并非不可實現,一些地區已率先進行了探索。比如上海出臺了《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明令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充電等行為,最高罰款5萬元。
當然,處罰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多措并舉解決電動車“乘梯上樓充電”這一社區治理中的頑癥痼疾。
在上海、安徽一些小區,通過安裝智能感應攝像頭,借力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視頻識別等技術,一旦發現有人推車乘梯上樓,電梯就會自動發出警報,將人防和技防結合起來,有效避免了電動車進入電梯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
除了加強監管,更要從源頭上“堵”住安全漏洞。對于生產廠家來說,電瓶質量有沒有問題?出廠合不合格?各種使用場景下的安全保護是否做到位?生產廠家必須繃緊產品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不容忽視的是,許多人之所以選擇電動車入戶充電,一大原因是小區充電設施不足。因此,對電動車惹“火”的防治還須疏堵結合。對于街道、社區及物業來說,引進安全、便捷、高效的智能充電設施已迫在眉睫。同時,每位電動車車主,也應該增強自律意識,規范充電,安全使用電動車。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晉安世歐王莊四區2號樓試點智能視頻系統2021-05-11
- 廈門特斯拉倒車撞電動車致4傷真相 特斯拉官方回應:事故前未出現制動故障2021-04-26
- 電梯內暴打妻女男子已被拘留 男子暴打妻女事件始末現場圖2021-03-20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繼續增長!全國人口達141178萬人2021-05-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