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記者安蓓、謝希瑤)針對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亂象,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18日說,將會同有關方面進行查處,堅決斬斷營商環境評價背后的“利益鏈條”,嚴格禁止借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之機,向地方政府、市場主體收取參會費、培訓費,嚴格禁止以提升名次、頒發獎項為名,向地方政府、市場主體收取“好處費”“贊助費”。
不少城市反映,以“國家”“中國”名義發布的營商環境評價排名數量眾多,一年內能收到七八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結果,還有的借“排名”“頒獎”等收取費用,嚴重影響了正常工作。
金賢東在當日召開的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當前社會上以“國家”“中國”名義發布的營商環境評價排名數量眾多,相關評價大多屬于學術研究,采用的指標體系、評價方法、數據來源等與通行做法存在較大差異。有的使用“權威”“官方”等詞語誤導社會公眾,有的過度強調得分排名、組織頒獎儀式,還有的借機搞培訓、收取參會費用。
他指出,2019年國務院公布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要求,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不得影響各地區、各部門正常工作,不得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任何單位不得利用營商環境評價謀取利益。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條例要求,規范各類營商環境評價,促進評價回歸本源。
金賢東說,一方面,要強化源頭管理。對于沒有得到國家認可、授權,或仍處于學術研究、理論探索階段的營商環境評價,組織開展評價的相關主體應明確研究屬性、規范相關表述,避免對社會公眾和市場主體產生誤導。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加強相關信息的發布解讀。另一方面,加強監督處置。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加強監督,如果發現以“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名義或國家發展改革委名義,收取參會費、培訓費或謀取其他利益的行為,可通過適當方式反饋。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海關118項監管制度創新 加力推進營商環境再提升2021-04-27
- 晉安:深耕“三創”謀發展 厚植“沃土”迎商來2021-04-22
- 廈門營商環境“獲得電力”連續三年全省第一2021-04-22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4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同比均2021-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