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神秘三星堆,考古又“上新”:8號坑在近20公分的灰燼層中已發現神樹、金器、銅面具等各種殘片,最新出土一件金面具殘片,耳朵和嘴巴的輪廓清晰可見。3號祭祀坑的國寶級文物銅頂尊跪坐人像亦隆重亮相!
三星堆發現罕見青銅頂尊人像
在考古“盲盒”驚喜不斷背后,有哪些“黑科技”在保駕護航?這些新技術的產業應用前景如何?新華網采訪了來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的李軍,聽他講本次三星堆考古發掘中上新的“黑科技”。
關于如何采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將這些造型精美的文物發掘出土的問題,李軍從考古發掘的各環節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在前期的地質調查中,這次綜合采用了很多設備,比如使用磁法、電法、對地雷達來進行綜合性的一些探測。判定地下文物的多少或密度。”李軍介紹,這樣能做到在發掘之前,就對地下文物有了初步判定,然后通過發掘過程去驗證前期探測的數據。“對地雷達應該是第一次用于考古發掘。”
“保護的理念,就是要做到文物在地下處于什么狀態,出土也讓它處于什么狀態。”李軍介紹,通過水文的監測要判斷地下水位的高低,進而判斷文物在土里的濕度狀況,在提取的瞬間,就要做好保護。“我們在坑內,通過一個密閉的方艙,把濕度控制在80%,那個80%的濕度參數就這么來的。如果是在西北的發掘那可能我就控制在40%。”
變的不僅是技術,還有考古理念。“比如說我們為了減少人在坑里面對地下文物的壓力,采用了非接觸式的裝備,將保護前置。因為很多有機質文物可能一腳上去就踩壞了。”李軍透露,因時間原因,本次考古發掘中甚至有不少最新的“黑科技”還沒來得及用上,比如用于探地雷的巨大靴子,因壓強非常小,能確保士兵踩到地雷上不爆炸,用于考古發掘,人就可以直接踩到坑里面。
沒來得及使用的還有主動減震技術,“就像坦克的炮塔一樣,開著自瞄準系統,上面吊杯水都不會倒掉。運用于文物的運輸中,能有效減少顛簸帶來的損壞。”
“本次參與發掘的裝備沒有一件是市面上能買到的成熟裝備,都是第一次研發,第一次使用。”李軍說,“目前為止,我們圍繞三星堆新增了30多項專利的申報。未來,還要形成中國標準,然后在全國范圍內,甚至在‘一帶一路’進行推廣。”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這些,才是考古學家最想破解的三星堆謎團2021-04-06
- 專家說三星堆絕不可能是外星文明:青銅縱目面具只因古人把它看作是神2021-03-23
- 三星堆“上新”,開出了哪些驚喜?解開了哪些謎2021-03-23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騰訊與《科學》期刊發布最新科學看點榜單,62021-05-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