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當“人臉識別”早就不是什么新鮮名詞,從手機到商店再到社區,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也越來越豐富,你會擔心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嗎?

      蘇州法院辦結人臉識別新規首案

      近日,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首次適用8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高效辦結一起“不刷臉不讓進小區”引發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以案說法,戳視頻,一起了解案件的審理過程。

      法院辦結案件的依據是什么?希望向社會傳遞怎樣的信息?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杜榮尚:主要依據是8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法關于人臉識別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第10條明確規: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建筑物管理人以人臉識別作為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出入物業服務區域的唯一驗證方式,不同意的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請求其提供其他合理驗證方式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換句話也就是說,物業不得強制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小區唯一驗證方式。另外,《民法典》第1034條規定自然人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第1035條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需要征得當事人同意。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 杜榮尚:我們想通過這起簡單案件的審理,能夠起到很好的普法效果。包括之前發生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人臉識別第一案”,維權人是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還有此前進行維權的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他們都是屬于比較專業的人士來維權的案例。特別在大數據時代、科技時代,怎么進行個人信息保護,我相信普通的公眾也應該有這樣意識。對于物業企業或者其他的經營主體,在采集個人信息或者簽訂合同的時候,最好還是要關注國家對相關方面的一些立法規定,這樣可以更好依法依規提供服務。

      公開反對“強制人臉識別”,作為業主,她在擔心什么?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勞東燕:從業主角度,我主要還是擔心個人信息的泄露與濫用。因為物業公司沒有動力,也沒有相應的財力跟物力來升級關于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技術措施。客觀層面來說,其中有的物業人員其實也更可能把個人的信息交付給第三方,這樣就會大大提升個人信息泄露跟濫用的風險,從而危及小區住戶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公開反對“強制人臉識別”,作為專家,她又在擔心什么?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勞東燕:如果從法學專家角度來說,我其實主要有兩個擔心。①泄露、濫用個人信息,它會引發違法犯罪急劇增加。比如利用個人信息精準進行詐騙。電信詐騙這幾年都在以兩位數高比例增長,包括人臉信息被用于登陸他人銀行賬戶或者支付寶賬戶,也可能用于洗錢等違法犯罪,還有的比如把別人人臉嫁接到色情等違法犯罪視頻當中,這些會直接導致公眾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直接影響社會安全感,也會引發其他的一些社會問題;②人臉信息,它可以迅速識別到個人身份,要是跟其他的個人數據庫打通的話,就會讓掌握數據的單位或者企業,會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如果數據企業掌控了我們個人偏好,其實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小區物業不得強制業主刷臉進出 有明確告知義務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勞東燕:不管是《民法典》,還是《網絡安全法》,還是《個人信息保護法》,都有明確的知情同意的規定,在法律上并不是說物業單方通知就可以,而是要求收集個人信息的相關單位,需要告知對方相應的風險,還要告知收集的目的、個人信息采集范圍以及用途。而且要求單獨征求每個人同意,并且個人是有權不同意的。另一方面,我想物業公司一開始就有必要提供其他的選擇方式,如果不提供其他的選擇方式,其實物業它只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官司隱患。如果像蘇州法院辦結人臉識別新規首案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只要居民選擇到法院打官司,那物業公司必輸無疑。物業公司請律師打官司白白耗費財力、物力跟精力。另外比如說除了物業之外,其他股東或者支持物業安裝人臉識別的部門、單位或者相關人,他們自己其實也面臨其他的風險,如果有居民區的數據大規模泄露或者濫用,也很可能就會追究相關人的法律責任。從這個角度來講,他們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埋地雷”。

      社會認識及法律跟進 都在不斷對濫用人臉識別說“不”

      主持人:從您自己的經歷,到被稱為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的杭州市民起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再到蘇州案例,這個過程中,您觀察到的變化和進步是什么?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勞東燕:眼下,從法律層面,從國家層面來講,變化其實是很明顯的。因為價值取向方面受傳統影響,以往我們其實不太區分技術類型,往往更傾向于保護產業界或者保護所謂的數字經濟。但現在的話大家越來越意識到,不同技術實際上是有不同的風險的。技術的話不能混為一談,不能說所有技術都要求法律保護。比如說基因編輯嬰兒,這個就是被《刑法》全面禁止的,只要這么做就構成犯罪。所以眼下在法律層面,根據技術性質以及它對現實社會的影響,所帶來的社會性風險,來決定法律層面到底如何對待它。所以,無論是最高法院在7月28日公布的關于人臉識別的司法解釋,還是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我們都能夠在價值取向上面明顯意識到,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可能會引發的社會性風險,對公共安全會帶來風險,根本不是之前所說的,是一個在個人隱私跟安全之間進行取舍的問題。因為公共安全本身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方面的權利,這樣下去會變得既沒有隱私,也沒有安全。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黄色在线电影|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爱图小说专区|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