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溫璐、郝孟佳)近段時間,多地“十四五”養老服務規劃陸續浮出水面,圍繞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等作出系統安排,并明確一攬子量化指標支撐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此前在民政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將逐步建立養老服務分類發展、分類管理機制,形成基本養老服務與非基本養老服務互為補充、協同發展的新發展格局。
廣州:設置17個量化指標 構建“大城市大養老”模式
近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明確了今后五年養老服務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廣州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以老年人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實現老有頤養為目標,以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為重點,構建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大城市大養老”模式。
《廣州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設置17個量化指標,包括2025年實現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街鎮覆蓋率100%、村居頤康服務站村居覆蓋率100%、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完成率100%、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養老床位服務覆蓋率100%、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占養老機構總數的比例50%等。
浙江:建設一批國際化的養老機構、養老社區
浙江提出,到2025年,人人享有多樣化、普惠型的基本養老服務,浙江特色的現代化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協調發展,高水平建設“幸福頤養標桿區”,成為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民生領域的“重要窗口”和國際交流重要平臺。
浙江建設養老服務“四大平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以“1+5+N”總體框架,建成全省統一的“浙里養”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并實現高效運行。
杭州、寧波等地建設一批國際化的養老機構、養老社區,展現浙江省養老服務優勢和特色。
重慶:建立養老機構星級、葉級“雙評價”體系
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重慶建立了養老機構星級、葉級“雙評價”體系,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估,已排查整治養老機構重大風險隱患1070個;支持全市10所大中專院校開設養老服務專業,年培養養老專業管理服務人才1500名。
此外,重慶深入推進醫養服務融合發展。數據顯示,重慶市醫養結合機構達155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合作1345對,醫養結合覆蓋率達98%。
江西:優化社區養老服務供給 打造“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
江西明確提出,要適應人口老齡化社會需求,持續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強化信用為核心、質量為保障、放權與監管并重的服務管理體系。
針對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供給方面,江西提出,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優化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打造“十五分鐘”養老服務圈。重點實施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社區養老服務骨干網建設、農村互助養老設施建設、養老機構服務拓展、特色康養小鎮建設提升工程。
江蘇:建立三位一體的“蘇適養老”服務體系
近期,江蘇省民政廳發布《江蘇省民政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出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框架,大力發展普惠性養老服務,積極構建“原居養老、社區安老、機構托老”三位一體的“蘇適養老”服務體系。
《江蘇省民政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提出,完善兜底性養老服務制度,確保特困供養對象應養盡養,經濟困難的高齡、獨居、空巢、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并定期發布,全面開展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新增居家適老化改造10萬戶,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100%覆蓋。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機構床位比例達到70%以上。新增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養老護理員不少于10萬名,累計培訓養老護理員不少于20萬人次等。
(素材來源:廣州市民政局、浙江省民政廳、江西省民政廳、江蘇省民政廳等)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養老服務提升工程快速推進2021-09-14
-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加快農業綠色發展2021-09-08
- “十四五”福建著力打造“ 211”交通圈2021-09-06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09-16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敘利亞宣布和韓國建立外交關系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