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退秋澄氣轉涼,日光夜色兩均長。”今天(9月23日)3時21分進入秋分節氣,標志著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正式進入涼爽的秋季。秋分節氣期間,隨著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越來越短,氣溫逐日下降,我國秋季版圖也將達到鼎盛。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最新入秋進程圖,看看你家步入真正的秋天了嗎。
今年華北多地秋天遲到 長江流域入秋也將偏晚
常年秋分節氣開始時,我國秋季的前沿已經跨過淮河,抵達安徽中部、江蘇中部、湖北中部一帶,但今年入秋進程偏晚,直到秋分前夕,秋天的腳步仍在華北徘徊,河北南部等地仍未入秋。相比常年,今年北京、河北的部分區域入秋時間偏晚,河南中東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湖北、山東的部分地區秋天已經遲到。
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全國入秋進程圖來看,截至9月22日,我國秋季版圖涵蓋了西北大部、內蒙古、東北、華北北部、西南大部等地,其中青藏高原、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一帶甚至已入冬。大城市中,哈爾濱、長春、沈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蘭州、銀川、太原、西安等地已經入秋。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介紹,今年副熱帶高壓較強,國慶前夕,秋老虎仍然“盤踞”江南、華南一帶,常年應該在秋分期間完成夏秋轉換的長江流域,入秋進程或將偏晚。
今年秋分節氣華北等地雨水多 江南華南“秋老虎”繼續發威
石妍介紹,常年秋分時節不僅是季節轉換的重要時期,也是冷空氣趨于頻繁的時候。從中國天氣網推出的秋分節氣高影響天氣地圖可以發現,秋分時節我國中東部大部天氣開始轉涼,東北地區的霜凍開始冒頭,華西地區秋雨綿綿不斷,華南一帶暑熱仍未消,而且要警惕秋臺風的影響。
不同于往年的秋高氣爽,今年秋分節氣期間華北、黃淮等地雨水明顯偏多。預計9月23日至26日,西北地區東部、四川盆地、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自西向東有一次較強降水過程。27日至29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南部、黃淮、江漢等地還將有一次降雨過程。兩次降水過程疊加,西北地區東部、華北中南部、黃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降水較常年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秋分節氣江南中南部、華南大部需警惕“秋老虎”。尤其是國慶前夕,在強大的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江南、華南部分地區會出現常年同期(9月下旬)罕見持續性高溫炎熱天氣。
秋分時節寒意漸濃 科學“秋凍”有講究
我國古人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說的是秋分時節雷聲逐漸終結,暑氣消退、秋寒開始;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天氣逐漸干燥,水汽蒸發快,河流和湖泊的水量變少。
遵循秋分時節的特點,防秋寒和秋燥是這個時候的養生要點。可以多食用一些甘潤生津和潤肺的新鮮果蔬,比如秋梨、百合等;還可以做一些慢跑、瑜伽等舒緩的運動項目來鍛煉身體、抵御秋寒。
俗話說“春捂秋凍”,但“秋凍”也要講究科學。在剛進入秋季的地區,可以根據天氣變化,逐漸增加衣物,不要急于換上過厚的衣服,同時注意鍛煉,適當鍛煉有助于提高身體耐寒能力,增強免疫力。
但是,抵抗力較差的老人和小孩,有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疾病的人群不太適合“秋凍”,一定要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衣加被;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秋凍”尺度、順應天地之氣,科學御寒。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國慶節調休安排時間表最新 2021國慶節怎2021-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