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一百多年前,漢朝使者和商人們從廣州古港出發,順中南半島東岸一路南行,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今天,廣州港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達到139條,一舉躍居世界第五大港。
歷史變遷,廣州港既有變化,也有不變:不變的是港口繁榮的景象——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相互往來,成為歐美、東南亞等的主要門戶樞紐之一;變的則是港口的運行方式——廣州港集團與中國聯通展開合作,推動5G智慧港口應用系統建設部署在大灣區落地,樹立了港口行業標桿。
在5G正賦能千行百業的大環境下,廣州港口數字化是如何一步步成標桿的?5G帶來的“碼頭革命”究竟是怎樣的?日前,新華網實地采訪了集團多位負責人及工作人員。
數字化轉型是必由之路
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宋小明表示,廣州港立足主動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轉型主線,拓展數字經濟與港航領域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廣州港數字經濟規模和質量明顯增強。
這既是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加,傳統的港口運營需要更好適配港口業務的快速發展,經過數字化加持的南沙四期碼頭,正是廣州港在聯通等合作伙伴的助力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搭載了廣東聯通5G專網,6月初完成實船作業測試,成為了行業領先的5G+IGV全自動化碼頭。
數字共享打造極致服務體驗
廣州港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龐紅云介紹到,廣州港通過數字化“整合、開放、連接”,圍繞客戶裝卸物流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積極打造出了港口生態體系,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
通過搭建“一個中心,六大平臺”信息化總體框架,建成數據中心,為口岸監管單位及港口服務對象提供廣泛數據共享,實現全面感知、廣泛互聯、智能作業、智慧運營、共享開放,打造極致便捷的港口服務體驗。
5G創新應用助力效率提升
廣州港南沙四期總經理助理兼工程技術部經理黃炳林向新華網介紹,通過與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的合作,南沙四期探索了大量針對性和創新性的設計。如運用5G技術的智能導引車、自動化岸橋、軌道吊,每年可節約人力成本上億元。
中國聯通廣東省分公司政企BG高級副總裁邢燕介紹到,聯通5G技術在廣州港數字化轉型升級上展現了巨大優勢。廣東聯通憑借5G網絡共建共享200M頻段的優勢,全面打造了覆蓋、速率、帶寬均翻倍的5G精品網絡,并根據港區特點定制化研發了MEC平臺,從而使遠程控制、自動駕駛、AI、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能夠快速應用于廣州港的運營中。
廣州港攜手中國聯通積極探索前沿信息技術在港口的創新應用,通過信息、共享、連接、可視、智能,使得千年古港再次煥發出新的活動力。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提網速、降資費 加快打造5G全連接工廠2021-11-24
- 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將于11月在武漢召開2021-10-19
- 榮耀v40設置5G步驟分享 榮耀v40怎樣啟用5G網絡2021-10-1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團城市低空物流運營示范中心落戶上海2021-1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