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促進租購并舉 擴大制度惠及面——我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30周年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鄭鈞天
從只允許有單位的職工繳存到靈活就業人員也可繳存,從主要支持職工貸款購房到支持租購并舉,從“窗口辦理”到“一網通辦”……我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30年來,不斷創新提升服務,擴大制度惠及面,有力支持了百姓的基本居住需求。
住房公積金“按月還房租”試點近日在廣州破冰。23歲的徐祉祎今年剛入戶廣州,她租的房子正是該試點覆蓋項目。
“公司幫我交了住房公積金,我辦理完申請手續后,每個月自動扣劃租金,減輕了我這樣剛畢業大學生的經濟壓力。”徐祉祎坐在出租屋沙發上告訴記者,住房租賃企業對住房公積金繳存租客有專門優惠,不但免交租房押金,房租也打折。
據介紹,在廣州“按月還房租”服務項目中,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與繳存人、租賃機構對接,實現按月自動扣劃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繳存人租房時,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自動還款,按月自動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
為徐祉祎提供住房的租賃企業負責人劉洋說,與住房公積金中心合作,房租用公積金按月繳付,手續辦理不復雜,能為企業帶來優質穩定的客戶,還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更好地支持租房、購房等多樣化的基本住房需求,也正是住房公積金系統服務創新提升的應時之舉。
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在上海初創,并隨后在全國普遍建立發展起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累計歸集住房公積金19.6萬億元,提取12.3萬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1.1萬億元,幫助5800多萬繳存人貸款購房。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30年來,住房公積金制度在解決住房問題上充分體現了互助性、保障性,法規和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資金使用效能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快,為推動實現住有所居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為支持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需求,正在重慶等部分城市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進一步擴大制度惠及面。
近年來,在一些大城市逐步推廣的共有產權住房中,住房公積金制度也發揮了“一臂之力”。上海、廣州等城市針對購買共有產權房的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提出了差異化的貸款、提取和還貸政策,幫助剛需群體實現安居夢。
在支持保障房建設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說,住房公積金運作產生的增值收益,在留足貸款風險準備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管理費用后,全部補充用于城市公租房(廉租住房)建設。截至2020年末,累計上繳城市公租房(廉租住房)建設補充資金4692億元。
住房公積金跨省自由流動一直是服務攻堅“痛點”。我國流動人口規模超過2億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者異地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的需求不斷增長。
在南京買房、在上海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崔彬便有此迫切需求。她看著手機上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15萬元到賬的信息,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我擔心來回跑幾趟才能提取,沒想到這么方便。”她告訴記者,在長三角 “一網通辦”平臺的住房公積金服務專欄中,只需填寫并確認個人身份、不動產等信息,“點點手指”就能辦結業務,使資金迅速到賬。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長三角住房公積金一體化工作,目前已實現一市三省19個試點城市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零跑動、零材料、零等候”。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住房公積金單位繳存信息變更等4項“跨省通辦”服務事項近日也在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上線,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住房公積金系統以繳存人需求為導向推進信息化建設,不斷克服各省數據共享、交互、標準化方面的障礙。2019年建成數據平臺,聯通所有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數據,為提供統一便捷的服務奠定了基礎。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2021年,全國住房公積金小程序建成上線,可為1.5億個繳存職工提供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使用情況查詢,以及異地轉移接續服務。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撐下,住房公積金系統通過全程網辦、兩地聯辦、代收代辦三種途徑實現住房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漳州:8項住房公積金事項“跨省通辦”2021-10-26
- 漳州建立住房公積金執行聯動協作機制2021-10-19
- 福州開展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清理 違規賬戶將被凍結或注銷2021-10-1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12月起一批新法規將陸續施行 12月新規有哪些2021-1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